內地人在內地同樣會被當「蝗蟲」歧視!江西籍少女占海特曾因爭取在上海參加中高考權利,被滬籍人士稱為「蝗蟲女孩」,認為強佔了上海人的教育資源。輟學在家的她自學考上美國大學,昨已離開中國,父親占全喜接受《蘋果》專訪:「人之間的歧視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國的歧視是制度性歧視。本地人是甚麼意思?共產黨的戶籍就是本地人。」
早前6月內地高考期間,一篇關於非滬籍女孩占海特考上美國普渡大學的文章十分「惹火」,短短幾小時過千萬點擊,五萬條留言評論,原文很快被勒令刪除。有人建議海關阻止其出境,不讓她出去勾結「反華敵對勢力」,還有人組團給普渡大學寫信要求取消錄取,甚至質疑美國大學因政治原因照顧錄取。
「到美國讀書是她自己憑實力考取的,與政治沒有任何關係。」父親占全喜接受《蘋果》記者採訪時說:「他們組團幾百人寫信,無理取鬧。如果政治原因的話,哈佛大學應該錄取她,她肯定比習近平女兒優秀得多,人家那才是政治原因錄取的。」
中國特色「政策歧視」
19歲的占海特有另一個名字,「蝗蟲女孩」,生在珠海、長在上海,戶籍卻在父親老家江西,2012年15歲的占海特為爭取在滬中、高考權利,網上邀約反對這項訴求的滬籍人士公開辯論,結果很多人到場,大罵她「蝗蟲」。
兩個月後另一場請願活動中,她的父親占全喜被警察以涉「妨害公務罪」拘留,海特接受媒體採訪、走上網絡擂台,闡述理念,自命「少年公民、自由戰士」,輿論壓力下父親獲釋。
由於非滬籍不能參加中考,海特不能在上海讀高中。過去三年多她在家自學,通過美國SAT(內地俗稱「美國高考」)以及ACT (另一美大學入學測驗);同時一邊做網絡老師教英文、一邊在餐館打工,積攢留學經費。海特為了參加SAT和ACT來過香港很多回,留下好印象,也有學點廣東話。昨天下午她從上海搭乘飛機赴美,為免節外生枝,婉拒了本報採訪。
海特的弟弟12歲、妹妹9歲,都在上海出生,戶籍江西,同樣面臨教育歧視。占家在上海住了14年,卻沒有該市「居留權」,因為申請「居住證」限制多多。
父撐六四曾勞教
占全喜不願讓孩子離開身邊回老家讀書,選擇繼續與體制抗爭:「那樣太殘忍了,孩子未成年每天都需要父母關愛。中國留守兒童6,100萬,總要有家長站出來為孩子說話。別人一個孩子,我有三個,我肯定要說。這種歧視是中國特色的政策歧視、戶籍歧視!」
49歲的占全喜從27年前就是異見者。1989年在南昌鐵路分局旗下單位工作的他,因參與組織江西學生遊行集會、「煽動」工人聲援北京大學生,六四後被勞教兩年。當年受迫害者很多逃到海外去,占沒走,「留有留下來的作用,但我盡量保護家人免受這種土壤環境污染、免受精神上的迫害」。他教育子女獨立思考,孩子年紀小小就從網上、從維基百科了解世界。
對於高喊他們是「蝗蟲」的人,占全喜沒有怨恨,「這種人也是制度受害者。無非是N等奴隸歧視比他地位更低的奴隸」。談到香港也有反蝗,他認為:「香港的歧視是文化、自由價值觀方面的。和大陸政策、制度上的歧視有根本不同。把人分等級便於統治、愚民,一等等奴役下來,在獨裁下基本常識、人性、良知會喪失。我覺得中國人好愚昧,身為奴隸還為奴隸主唱讚歌。」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