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二級歷史建築柴灣工廠大廈改建的公屋華廈邨延遲逾半年,本月中終入伙,約20戶初步接受編配。房署指所有單位屬開放式,但不能改動及增建間隔牆。有將入住的住戶坦言難裝修,但因已輪候公屋逾10年才入住。
該廈1959年落成,是香港僅餘的H型工廈,改建後的華欣樓原定去年底竣工,因地下渠務問題延至今年6月完工。該邨187個單位料容納600人,面積18至38平方米,38平方米(約410方呎)單位99個,面積36.7及37.4平方米單位各27個,最細的17.7平方米(約190方呎)單位18個,月租為1,375至2,970元。
不能間牆 住戶難裝修
房署指所有單位屬開放式,但因是二級歷史建築改建,不可加建間隔磚牆或模板牆,廚房亦是開放式,容許明火煮食;因限制多,故獲配屋住戶若不入住,是次編配將不計算在3次編配內。現場所見華欣樓外牆以白、綠色為主,髹有「柴灣工廠邨大廈」字樣,前院有休憩公園,大堂以木條欄杆圍繞,地下將展示改建前搜集得來的活版印刷工具等。
住戶李先生三口明入伙,因單位不能間房,惟有改用衣櫃分隔,「廁所冇熱水爐電線,好難駁線,走好多轉搵師傅,冇人識裝,最後要向房署投訴先安排人去教師傅裝」。他曾獲派屯門公屋,因近垃圾房棄選,想不到一等逾10年,加上所住劏房被逼遷,「冇得揀」才入住。
已進駐大廈地舖的宏宗建築職員何女士指,目前有逾60伙棄選單位、僅逾10伙入住,因限制多,只接到數宗生意。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