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勢准同股不同權搶港生意

星勢准同股不同權搶港生意

【本報訊】新加坡交易所最快下月接受「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勢與香港爭奪科技巨企IPO生意,有分析指獅城股市表現欠佳,或希望爭取科網股IPO救亡。

力爭科網巨企上市生意

《The Business Times》引述消息報道,指新加坡交易所去年10月成立的獨立諮詢機構上市顧問委員會(Listings Advisory Committee,LAC),將在數星期內,就容許多重股權架構公佈細節。
報道指,新加坡2014年已修改公司法,為接受「同股不同權」架構公司上市鋪路,然而新加坡交易所仍然未修改相關的上市條例及程序。
由於不少科技巨企採用「同股不同權」架構,而香港已拒絕接受「同股不同權」,亦因此損失阿里巴巴的千億大刁,新加坡此舉或為爭取這些科技巨企的上市生意。

新交所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表示討論「同股不同權」的建議已交予上市顧問委員會考慮,將由委員會提供獨立意見;新交所將在9月22日舉行股東大會,預計上市顧問委員會將在此前刊發年報,發表建議。
2014年集資千億的阿里巴巴由於採用「合夥人制」,不符香港「同股同權」原則,最終赴紐約上市。港交所(388)其後提議接受「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但被證監會董事會反對而告吹。
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認為,近年內地民企較少選擇往新加坡上市,股市不景氣,推「同股不同權」可能想「爭生意」,補足其日益困難的市場發展,但籲留意接受「同股不同權」司法權區,法制能夠配合架構。
另新交所宣佈全購波羅的海交易所,交易作價8,700萬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