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記者盧曉君、徐嘉華里約直擊】
隨着陳振興在男子山地單車以32位完成賽事,香港代表團宣佈完成所有賽事,也意味今屆無緣里約奧運獎牌;已經領軍6屆奧運的單車隊總教練沈金康賽後暗示,港府對待體育政策是有獎牌先有人理,他又趁目前單車運動仍火熱,希望政府有更多場地訓練,以免出現如「山地興」陳振興般後繼無人的情況。
沈金康,這名字就等於香港單車隊的代名詞,1994年從上海來港,單是帶港隊參與奧運已經有6屆,連同來港前帶領中國隊,沈教練已是奧運「八朝元老」。來港這22年,沈金康成就了不少名將,63歲的他將於明年3月31日與體院約滿,如無意外雙方會繼續合作。今次里奧之後,他期望趁單車運動在香港社會還有地位、李慧詩仍然受到社會關注及認同時,就應好好利用,發掘更多青少年單車手。
倡善用單車館培訓新血
回想2006年張敬煒為港贏得首面亞運會場地單車金牌(記分賽),場地單車在香港有了地位,沈金康認為港府因此落實興建場地單車館。這種有成績才獲得更多資助的體育政策,倫敦奧運前兩年沈金康有更深刻體會:「香港政府設立了4個重點項目爭取奧運金牌,並加入場地單車在內,那時候我心中很納悶;政府投放資源會加大,但是單車要拿獎牌,你想一想有多困難,但是我們勇敢去承擔重任,就是爭取倫奧金牌。其實非常渺茫,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
沈金康續說:「一個場地單車短距離的車手(即李慧詩參加項目),要10年的訓練才能成材。」他重申現有的將軍澳單車館,是最好利用來培訓年輕車手。對於山地賽陳振興完成今屆奧運後退役,令現時香港山地單車後繼無人,沈金康表示,若特區政府能開放一些場地,相信可解決問題。
明年4月將軍澳單車館將會首度舉行場地單車世錦賽,這亦是李慧詩未來的重要目標,對於港府支援是否足夠,這名在里奧凱林賽及爭先賽分別得第7及第6的「牛下女車神」說:「我覺得可以更好,有時覺得可惜,有將軍澳單車館但唔係好多人用,反而好多人打羽毛球,可能政府覺得打羽毛球更加重要。體院有一個好環境,但會睇到好多暑期班喺院內舉辦,我覺得體院係畀精英運動員訓練,唔係所有人都可以用。」
已訓練陳振興14年的沈金康,對於愛徒周日完成里奧山地單車賽後宣佈退役,他形容「山地興」精神應與黃金寶及李慧詩齊名:「陳振興在一項明明沒有希望的項目,他堅持了14年,這種精神不遜於李慧詩爬起來。在你贏的時間爬起來是一種精神、一種意志。」
對待運動員如子女般的沈金康,對於李慧詩返港後表示未來4年內或會結婚生子,他認為是人常之情,不會太影響備戰奧運。22年為協助香港車手奪獎無數的沈金康,直指4年後東京奧運又是另一個挑戰,他期望在備戰奧運的同時,香港政府亦應推動青少年車手的訓練,那才是王道。
周博賢斥體育政策功利
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候選人之一的周博賢認同沈金康說法,指政府在推動精英運動員發展上太短視及功利,特首梁振英過往曾指體育界沒有經濟貢獻,完全反映政府在體育政策上的功利;即使今次奧運結束,港府亦只邀請中國金牌運動員匯演,反而香港運動員沒有份,做法是「大細超,唔尊重香港運動員」。另一候選人馬逢國至截稿前未回覆。
民政事務局指政府一直與體育界及其他有關人士合作,優化現行措施,透過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為體院提供穩定財政來源,以支援精英運動員發展。該精英資助制度已實行一段時間,廣為體育界所接受;體院亦透過「個別精英運動員資助計劃」向相關體育總會提供額外活動經費資助。
至於未被納入為精英體育項目的其他體育項目,康文署透過「體育資助計劃」提供支援,包括為體育總會提供資助以作本地比賽、訓練計劃、參加國際賽及培訓工作人員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