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造港獨入校 圖延政治生命(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 鍾劍華

編造港獨入校 圖延政治生命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 鍾劍華

由九七回歸到2015年1月梁振英發表施政報告之前,港獨這政治意念,從來未曾在香港的政治討論中有顯要位置。但在過去不足兩年之內,在回歸了19年之後、在五星旗高掛的政治現實之下,港獨議題卻由無到有,由虛到實,到了過去幾個星期更突然成為最重大的政治爭議,實在必須搞清楚是孰令致之。
梁振英拿港大《學苑》一組連一眾港大人都不曾注意的文章大做文章。那時政府剛清理完佔領事件不多久,特首及其管治班子上下都挾餘威,擺出強硬姿態,要追究事件的責任,其實也是要撇清自己的責任。梁振英把所有人都綁架上了那一列不知誰是對手的烈火戰車,背後的政治意圖昭然若揭。他是要淘盡佔領運動事件的政治利益,要更明確地顯示其強悍的姿態及鷹派作風,並以此向北京表明他有能力把香港的反對聲音及反對運動壓下去,以增加他競逐連任特首的籌碼。
因此,誰在搞港獨、多少人在搞港獨,這些都並不重要,只要這個議題能夠觸動北京當權者的神經,梁振英已經達到其政治目的。梁振英當時對港獨的說法,就好像向年輕人作出了政治提示,政府越是顯示出他要打壓的事物,便越能引起部份港人的興趣。所謂「港獨」,是一部份香港年輕人對政治威權的逆反情緒所作出的心理投射。
香港人現在最需要警惕的,其實絕對不是港獨意識的擴散,而是在梁振英領導下的特區政府以「壓制港獨」的名義來上下其手,破壞香港原有的制度,肆意擴大政府的權力。這些事例在過去一年層出不窮,香港人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其一,以公司及社團註冊條例賦予的權力,來否決某些團體的註冊申請。這一做法不但會壓縮香港人享有的政治活動空間,甚至連從來未有過爭議的集會結社權利也會受到影響。
其二,透過選舉主任作主觀的政治判斷,否決某些帶有港獨色彩的參選人的參選資格,不單篩走某幾位嫌疑港獨人士,而且是把法庭的角色也篩走,令政府可以跨過法院及司法程序,以行政手段作具有司法性質的裁決,直接令政府僭建沒有法律依據的行政權力。

政治威嚇操控教師

其三,以子虛烏有的「港獨入校」為藉口,意圖透過政治威嚇來加強對教師的操控。幾個中學生說要建立關注港獨組織,這只是政府在濫權打壓港獨下,上述那一種逆反心理及行為的進一步擴散。從來沒有證據說有任何老師在校內鼓吹港獨,也從來沒有任何證據說有校外團體把港獨議題引入中小學。政府憑甚麼去指控有老師在校園鼓吹港獨?
經過雨傘運動及近兩年的政治事態發展,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下一任特首的主要任務之一,肯定是加強對意識形態的控制。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傳媒之外,必然是學校教育及青少年的工作。梁振英要爭取連任,就必須在現屆政府的政綱上有所突破,除了主打的所謂房屋議題外,也要顯示他有這種政治的覺悟,有動機及決心去處理青少年問題及加強對教育的操控。
明乎此,過去一個星期梁振英及教育局長亂放空炮、大打空拳的政治意圖便清楚不過了。看來,編造「港獨入校」這「偽名題」,很可能是特區管治班子內兩個民望最低的人物,為延續政治生命所作的政治圖謀。

鍾劍華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