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環保「武器庫」獲撤案人士,昨日發表聲明譴責警方濫捕,還警告「事件不限於環保界,任何香港市民都有機會遭受同樣的不幸」。的確,環保「武器庫」案從警方高調拘捕到低調撤案,不只反映警方急功近利、死不認錯,更反映梁振英政府為政治需要為所欲為的強權邏輯、濫權邏輯,特別是在反港獨問題上大有寧殺錯不放過的心態,市民的政治權利、人格尊嚴、財產權利都可能隨時受到傷害。
政治需要先行 不惜誣良為盜
今年2月,警方把環保倉當武器庫,而且高調宣佈「不排除與初一事件有牽連」。但無論是警方只撿走部份刀具,還是警員遺留現場的食物,從一開始就被公眾視為一場鬧劇。令人憤怒的是,警方在查明所謂武器庫是環保倉後,決定釋放被捕人士並交回所謂證物,但警務處長盧偉聰拒絕向市民道歉,強調不論警隊或律政司,沒有任何一方有出錯。
環保「武器庫」是因年初一旺角警民衝突引發的「案中案」。從梁振英把衝突定性為暴亂,到警方急於尋找暴亂證據而把環保倉當武器庫偵辦,再到明知擺烏龍而撤案,又聲稱撤案只是因律政司斷定入罪機會不高,拒絕還環保人士清白,警方查案的獨立性、能力和操守備受質疑,香港警隊形象一再受損。
梁振英政府在環保「武器庫」案中所呈現的政治邏輯:一是先入為主,政治需要先行,對事實視而不見,甚至不惜誣良為盜;二是凡事服從政治需要,政府機構、法定機構的獨立、中立被拋棄;三是政治強權心態作祟,罔顧行政程序、司法程序;四是只求政治正確,死不認錯,拒向無辜市民道歉。
無論是選舉主任否決多位立法會參選人資格,還是教育局在大學、中學掀起反港獨戰爭,梁振英政府的政治邏輯都是一脈相承。選舉主任認為梁天琦有可能違背參選承諾,就斷然否決他的參選資格;教育局認為老師可能在校園傳播港獨,就恐嚇要取消其註冊資格。這與警方懷疑環保倉是武器庫就拉人封倉,還不是同樣因政治需要而捕風捉影?
濫權範圍擴大 香港沉淪加速
選舉管理委員會淪為政治審查機構,一些教育團體淪為吳克儉的幫兇,放棄了自身的獨立性和專業地位,與警方在環保「武器庫」案中的表現何異?選管會的政治審查、教育局指令八間大學及眾多中小學反港獨,又何曾尊重香港行之有效的司法程序、行政程序?
尤有甚者,選管會以僭建的反港獨標準篩選候選人,梁振英、林鄭月娥、袁國強稱之以「依法」履行職責,把自己當成法官。教育局強推校園反港獨戰爭,羅范椒芬竟然還要學校邀港區人大、政協到校洗腦,當正自己是中共的爪牙。
在梁振英、林鄭月娥、袁國強、盧偉聰、吳克儉、羅范椒芬等一眾高官、政客眼中,除了政治正確之外,還有甚麼法律、道德、良心可言?四名環保人士被濫捕,六個市民被否決參選資格,教師、學生被限制在校園討論爭議性問題的權利,港人被剝奪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的權利,處處可見梁振英政府的政治邏輯是強權邏輯、濫權邏輯,是由中共轉嫁而來的專政邏輯、獨裁邏輯,而且,這種邏輯適用的範圍正以恐怖的速度在擴大,香港的沉淪因此在加速,港獨的思潮也因此在對抗中加速蔓延。
羅范椒芬說,她難以理解有香港人想脫離中華人民共和國。但香港人難以理解的是,像她這樣的港區人大、政協憑甚麼代表香港人?較易理解的是,他們既然戴上了中共授予的紅帽子,就會替中共說話、做事,甚至忘了自己也是香港人。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