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師傅致敬】大牌檔鑊氣背後 40℃鐵皮大蒸爐

【向師傅致敬】大牌檔鑊氣背後 40℃鐵皮大蒸爐

「洪洪聲」的鑊氣往往是大牌檔的標誌。

轉入深水埗石硤尾街,可見數檔現今碩果僅存的鐵皮檔,當中根記與天祥是左鄰右里。記得拍攝當日為打風前夕,翳焗之餘,室外溫度更直逼攝氏35度。若暑氣逼人的深水埗是個大蒸爐,那眼前小小的鐵皮檔,就是蒸爐裏一籠籠冒煙的蝦餃燒賣。裏頭的人,每天大汗叠細汗,頂着40度爐頭高溫,煮出一道道鑊氣十足的菜式。

師傅阿全有十多年的爐頭經驗,左執生鐵鑊,右執鑊鏟,期間火舌不斷漏出蒜肉炒通菜的香氣。

天祥爐頭師傅阿全﹕個個位都辛苦

「七位埋邊呀。」隨着天祥飯店第三代老闆李國華的叫喊,約十分鐘後,「洪洪聲」此起彼落,未幾便聞到蠔仔炒蛋、牛腩煲和蒜肉炒通菜的香氣。眼前兩位負責爐頭的師傅雖然手執生鐵鑊,但爐頭火舌上揚的畫面,竟令人聯想起大坑的舞火龍。只是幾個小菜,師傅馬智全(阿全)已大汗淋漓,問他認為那個位置最辛苦,他指「個個位都辛苦」,不過負責爐頭十多年的他早而習慣。環顧四周,只見數把牛角扇轉個不停,惟部份涼風未到爐頭,已變暖風。「冇o架,都係飲吓冰水。」見他暫時退下「火線」,我立即問他平日的消暑秘方,豈料只換來一句輕描淡寫。

客人再三回頭為鑊氣

趁無柯打,我走近爐頭,量度那裏的溫度。30度、38度……電子溫度計最終停在40.8度。然而真正難頂的,卻是一直撲面而來的水蒸氣,以及「洪洪聲」下一波又一波的熱浪。不過,正正是這些鑊氣,才能吸引客人再三回頭。「有些(客人)未結婚時來食,結了婚都來食,結了婚生了小孩都回來食,搬了又回來食。」老闆指,很多時客人來大牌檔,就是為了那股獨有的風味。

天祥有五位師傅,每日下午約3時便回檔口準備食材,6時開爐,日日如是。只要客人的柯打一到,負責執碼的師傅就會將材料備齊,再傳給兩位爐頭師傅。若有客人柯打蒸魚,蒸魚師傅就出馬,至於負責支援的師傅,就隨時候命。

爐頭溫度:40.8℃
師傅消暑方法:飲冰水
天祥飯店
深水埗石硤尾街醫局街98號利德昌大廈側
***

根記老闆邱德偉:有時都頂唔住

四四方方的綠色鐵皮檔,內藏近半個世紀歷史的火水爐。根記以麵食為主,公仔麵口味多多,任君選擇,而自家醃製的炸豬扒最為出名。不要以為煮麵就不太熱,火水爐的火勢雖不大,但散發出來的熱氣絕對唔嘢少。即使有兩把牛角扇「傍住」,爐頭旁的溫度仍高達42度。「冇o架,飲多少少水,有時間就用濕毛巾抹面、抹吓身。」對於爐頭的熱力,第三代老闆邱德偉沒有着墨太多,也許只有我這些外人才大驚小怪。不過,他事後亦坦言:「有時都頂唔住。」

沖奶茶如焗桑拿

早上6時,邱德偉與妻子孫遠清便回檔口,醃製當日的豬扒,準備7時開檔。附近很多老街坊都會趁上班前來食碗麵,座無虛席。早餐時段爐火長開,邱德偉與助手多數離不開爐頭;另一邊廂,孫遠清則於檔口一角,密密沖奶茶咖啡。孫遠清指,以一日生意計算,每日可賣百幾至二百碗麵。我本來以為,爐頭已是最熱的位置。「奶茶咖啡由早上開始,一直放在這爐上烘熱住,故站在這裏好似焗桑拿,你可試試。」孫遠清打趣地說。我初時不明所以,不消一分鐘,立即恍然大悟。

爐頭溫度﹕42.5℃
師傅消暑方法﹕飲水,用濕毛巾抹面、抹身
根記大牌檔
深水埗石硤尾街醫局街94-98號地下

記者:湯珮然
攝影:劉永發、許先煜

環顧四周,只見後方數把牛角扇轉個不停,惟部份涼風未到爐頭,已變暖風。

趁無柯打,我走近爐頭,量度那裏的溫度。30度、38度……電子溫度計最終停在40.8度。然而真正難頂的,卻是一直撲面而來的水蒸氣,以及「洪洪聲」下一波又一波的熱浪。

只是幾個小菜,師傅阿全已大汗淋漓,問他那個位置最辛苦,他指「個個位都辛苦」,不過負責爐頭十多年,他自言早而習慣。

即使有兩把牛角扇「傍住」,爐頭旁的溫度仍高近42度。

對於爐頭的熱力,根記第三代老闆邱德偉沒有墨太多,也許只有我這些外人才大驚小怪。不過,他事後亦坦言:「有時都頂唔住。」

根記以麵食為主,公仔麵口味多多,任君選擇,自家醃製的炸豬扒最出名,炸豬扒公仔麵配熱奶茶,$33。

四四方方的綠色鐵皮檔,內藏近半個世紀歷史的火水爐。不要以為煮麵爐頭就不太熱,火水爐的火勢雖不大,但散發出來的熱氣絕對超乎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