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躉「不見天」.古法炆斑尾 - 唯靈

龍躉「不見天」.古法炆斑尾 - 唯靈

午間才在石塘咀「德記」吃過一新口味的龍躉「不見天」,拙荊突然興緻勃發又想吃「炆斑翅」便約兩三友好往「甘飯館」吃晚飯。
是日食星拱照剛巧有一份逾二十両的海青斑尾便來個「古法炆斑尾」。
所謂「古法」乃指用傳統配料:炸蒜子、火腩、枝竹和花菇同炆。
枝竹雖屬小配角,但對整體風味有重大影響,以質感柔美而無油饐味者最佳。
海青斑肉質爽滑以十斤左右者為佳,一旦過大反而不美。
這份斑尾肉滑味鮮確是雋品,取價不過四百餘元更屬超值。
老友點了一個「八珍紅燒豆腐煲」也是傳統佳肴。
「八珍」指雜錦配料不拘一格,精粗之間距離頗大,一般有胗肝、蝦仁、魷魚、叉燒、魚唇、冬菇……之類。
幾十年前海味價廉高檔酒樓的「八珍豆腐扒大鴨」有網鮑邊及花膠邊。
當年比較有體面的菜單多有「四頭大網鮑片」,鮑魚例必「飛邊去枕」。「花膠炖水鴨」的花膠只用當中最厚的部位,兩邊較薄身者撥作「下欄」。是故「八珍」有鮑魚、花膠毫不稀奇。
石塘咀「德記」的龍躉「不見天」,是半煎煮龍躉腩,取廿餘斤重花尾躉腩肉與蘿蔔和原粒胡椒合烹,這個帶湯菜芳香鮮甜一新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