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世界蚊子日不是因為紀念或喜歡蚊而成立,而是為了提醒人類防範蚊患。1897年8月20日,羅納德‧羅蘭(Ronald Ross)在實驗室裡發現蚊子是傳播瘧疾的媒介,因此這天被定為世界蚊子日。
不要看輕蚊子,根據世衛資料,每年有超過70萬人因蚊子傳播的疾病而死亡。瘧疾 、登革熱、日本腦炎 、寨卡、絲蟲病 、基孔肯雅熱、黃熱病病毒等等,都會透過蚊子叮咬而傳播。世界各地有超過3,500多種的蚊,而香港錄得的蚊種則有70多種。以下是其中三種:
「騷擾阿蚊」(Armigeres subalbatus),叮咬時相當兇惡,是班氏絲蟲病媒。在晚上叮咬,對象主要是動物,但也會叮咬人。 於化糞池、污水渠等嚴重污染的水源孳生,在近郊地區分佈甚廣。
「粗腿軻蚊」(Coquillettidia crassipes),是馬來絲蟲病的第二病媒。主要叮咬雀鳥。於池塘或長有水生植物的田地孳生,曾於大埔和錦田一帶被發現。
「致倦庫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西尼羅病和淋巴絲蟲病的病媒,日本腦炎的潛在病媒。無論是清潔或污染的水源均會孳生,常見於建築地盤,分佈全港各區。「致倦庫蚊」專在夜間叮咬,吸血時會發出嗡嗡聲,飛行能力強,在香港是滋擾性最大的蚊種。令到大家夜晚睡不著的,可能就是它。
「粗腿軻蚊」和「騷擾阿蚊」都是名字比較特別的蚊種,屬於庫蚊類別的「致倦庫蚊」則較為常見。另外香港常見的蚊還有「白紋伊蚊」、「中華按蚊」、「多斑按蚊」、「三帶喙庫蚊」等等。
四至十月是蚊子孳生的旺季,蚊每批卵可多達300顆,繁殖能力超級強。而且近日多雨潮濕,大家記得要做好防蚊措施,清理積水。
資料來源:《香港的蚊子》,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
記者:李珮禎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