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勝利,叫雖敗猶榮 - 徐緣

有一種勝利,叫雖敗猶榮 - 徐緣

每隔四年睇奧運,我最期待的畫面,不是那些破紀錄的奪金,而是一幕幕動人的失敗。我覺得最好在獎牌榜以外,增設「有型落敗榜」,以表彰那些啟發世人的失金運動員,他們華麗地展示,失敗,也可以比奪金更振奮人心。
必上里約奧運「有型落敗榜」的,是女子5000公尺預賽的美國選手Abbey D'Agostino與紐西蘭選手Nikki Hamblin。D'Agostino在比賽途中,被前方突然跌低的Hamblin絆倒,但她在爬起身後,不是馬上追向前,而是往後扶起連累自己的Hamblin,而Hamblin也反過來鼓勵因此而受傷的D'Agostino。二人在全場歡呼與掌聲下完成賽事,然後緊緊擁抱。好人好事有好報,賽後裁判竟開特例,讓二人雙雙進入決賽。
這幕助人為先的善行,讓我想起1988年漢城奧運的一次經典帆船比賽。賽事在氣候欠佳的一天舉行,當年加拿大籍選手Lawrence Lemieux是該項目的奪金大熱,狀態甚佳的他在比賽佔着第二位置,在奮力追趕首名之際,忽起狂風巨浪,Lemieux見到同在海上進行雙人組賽事的新加坡選手船隻遭風浪打翻,兩人情況危殆,馬上趨前救人,安全把選手們交給隨後而至的救護船,才重回比賽。Lemieux最後只得到第22名,但卻贏得比金牌有型百倍的獎牌:奧委會頒發的特優運動員精神獎章(Pierre de Coubertin medal)。
為何說有型百倍?因為當年誰獲金牌,已無人記得。但2012年倫奧期間,還會有記者追訪已退役成為教練的 Lemieux。他在訪問中談及:「You spend your life working really hard internationally and you get very few accolades. So that's the ironic thing; 25 years after this rescue, we're still talking about it.」
這些事蹟感動人心,因為他們提醒世人,有些東西,比勝利更重要。無人能夠質疑,這班拼命苦練四年而拿到奧運入場券的選手那份求勝的決心。連這些爭勝慾望比正常人強的運動員,也會在拼搏而來的關鍵一戰中,讓人性光輝蓋過求勝本能,那麼我們一般平凡人,又那有藉口為平日生活營役中的競爭而不擇手段?被譽為「現代奧運之父」的奧運催生者Pierre de Coubertin,在1936年奧運會的演講中說過這番話:「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t to win but to take part, just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not the triumph but the struggle. The essential thing is not to have conquered but to have fought well. 」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就是給世人每四年一次的良知呼喚,在全球焦點集中在一片華麗金銀銅之餘,讓部分良善而有型的敗者們給大家一記當頭棒喝。
每項比賽,只有幾位得獎選手,無獎無牌的永遠佔大多數。當一眾玻璃心強國憤青在怒吼獎牌榜超不了英趕不了美時,都不知有多少國家榜上無名。社會上被標籤成功人士的也屬少數,達不到世俗眼光成功定義者,比比皆是,就如一班與頒獎台無緣的落敗選手。但得不到獎項,不代表得不到快樂。快樂是一種心態,反映一個人面對逆境的能力。沒有人能永遠順風順水,長勝將軍萬中無一。我們有生而來,就是在歷練面對失敗時應有的氣度。
大洋洲國家吉里巴斯(Kiribati)舉重選手卡托亞陶(David Katoatau),在里約奧運出戰舉重男子105公斤級B組賽事中僅得第6名,但在最後一舉失敗之後,卻笑容滿面地跳了一part開心舞,引來全場起立喝采。而Katoatau也因為這獨特舞姿與樂天態度,引來各大傳媒追訪,讓世人關注到自己那個受極端氣候變遷影響而海岸正不斷被嚴重侵蝕的美麗祖國。
美國網球名將Jim Courier對Sportsmanship有一個我認為完美的定義:「Sportsmanship for me is when a guy walks off the court and you really can't tell whether he won or lost, when he carries himself with pride either way.」
Katoatau 失落獎牌,但卻能為國家爭取到比上獎牌榜更強勁的曝光,you really can't tell whether he won or lost。奧運會的榮耀,永遠歸於明白何謂Sportsmanship 的運動員。今年中國無論有多少面獎牌,即使金牌數量最後能超英趕美,也及不上傅園慧的一句 Soundbite。
每隔四年睇奧運,我最期待的,是學習敗者的風度。

(隔周日刊登)

作者財經版昔日文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author/index/1663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