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就是輸 - 左丁山

第二就是輸 - 左丁山

8月16日晚上九時,全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睇奧運直播李慧詩是否可以進入單車爭先賽四強,佢嘅對手係德國女將Vogel,第一回合李慧詩力追不及,輸少少,就知道大事不妙,因為李慧詩曾在凱琳賽炒車,大腿受傷,在此類爭勝場合,有少少傷患就一定會成績差些少,因為勝負差距往往在0.01秒之間吖嘛,果然,第二回合李慧詩輸得更遠,最後在遺材排名賽得番個第六名,雖然冇獎牌,但排名全世界第六,都係香港之光也,何況Vogel最後贏埋金牌,可講雖敗猶榮啦,李慧詩實在唔需要痛哭自責,香港人支持你!
香港運動員參加奧運,因無必勝壓力,應該可以享受整個參賽過程經驗,唔需要輸咗就心情沉重;睇吓北韓體操選手,贏唔到金牌,得銀牌就面青面黑模樣,一位贏到金牌嘅選手就話將金牌榮譽獻給國家,「為國家,軍隊和人民帶來喜悅。」贏金牌關軍隊乜嘢事,全世界大概只有北韓人先至會咁樣講。
中國選手係國家養起來,自少培訓成材嘅,參加奧運當作為國爭光,為民族爭光,心理壓力好大。今屆里約奧運,中國奪金屢屢失手,喺強項體操比賽金牌掛零,可謂全軍覆沒,游水只得沙塵仔孫楊贏一面金牌,其他全輸。到8月17日止中國只拿到19面金牌。點解唔講銀牌銅牌呢?中國代表團副團長兼秘書長、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高志丹對新華社記者講:「競技體育永遠是爭第一的,在賽場上沒有第一就沒有說話的權力」(文匯報8月17日),高志丹所言,與四十幾年前周恩來搞乒乓外交年代所宣揚嘅「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口號,真係差天共地。今天中國係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外匯儲備有3萬2千億美元,又首先(全球第一次)發射量子衛星「墨子號」上太空,外長王毅出訪外國,架勢過周恩來好多,喺國際體壇,點可以搶唔到「說話的權力」呀。
中國賽前目標係得金牌35左右,要上唔要下,目前還未達標,故此高志丹聲言「中國代表團要戰鬥到最後一刻。」中國派員參加奧運,就似派解放軍遠征打仗,唔贏就無以報國,人人要不勝無歸,壓力大到不得了。相反,其他西方國家選手,就係自發性為自己個人榮譽、目標而奮鬥,笑得開心開朗,最典型如泳王菲比斯,五屆奧運共得23面金牌,幾時有講過多謝國家培養,多謝美國軍隊呢啲廢話呀,中國要改善國際形象,最好以後發掘多啲新一代傅園慧,放棄孫楊也不足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