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商:改機制比賠償重要

批發商:改機制比賠償重要

【本報訊】港府把關失誤導致哮喘豬流入市面,雖然會賠償特惠金予受影響商戶,但仍有人不欲接受賠償。香港農業聯合會主席陳建業本身從事豬肉批發,客戶有大型連鎖超市。

未有檢測報告已可拍賣

他本月初購入「中招」、驗出含殘餘獸藥的豬隻,於哮喘豬事件爆發後,陳的豬肉批發生意深受影響,生意額曾下跌達八成。即使他後來向客戶提供優惠和贈品等措施,生意仍比之前下跌約四成,無法回到原來的業績。
陳建業表明,縱使政府道歉並承認過失,但他亦未必接受對方的特惠金賠償方案,因為錢事小,商譽事大。他認為目前的檢驗機制存在缺失,豬隻到港後接受抽檢,未待檢測報告發出,已可先行進入拍賣程序,任由零售商認購,萬一豬隻品質有問題便來不及確認。陳認為政府現時把重要的檢驗程序「擺得太後」。
陳又補充,下一步希望約見食物及衞生局商討改善整個豬隻入口機制,如果雙方會面後,整個機制最終不能完善,他會再考慮透過索償讓公眾知道機制有缺失。
■記者袁楚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