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昨公佈本月初有哮喘豬流出市面的調查報告,稱在追查哮喘豬源頭時,接獲國家質檢總局聲稱涉事兩個江西豬場沒驗出豬隻含哮喘藥,但本港化驗顯示哮喘藥濃度異常高,港府不排除豬隻於運送途中或屠宰前被落藥。食衞局已要求警方協助調查,內地政府亦會交予執法部門跟進。業界則估計或有不法商人混入非註冊豬場的平價哮喘豬致出事。
記者:陳沛冰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涉事豬隻來自江西兩個豬場,而國家質檢總局告知港府,他們追查豬場的營運紀錄後,認為兩個豬場不是哮喘豬源頭。另方面,本港化驗顯示,總共有11個豬隻尿液樣本含哮喘藥,濃度介乎每公斤23微克至4,800微克。高永文說,若豬場使用哮喘藥,會於豬隻屠宰前一段時間停藥,減少被檢測到的機會,而今次樣本含哮喘藥濃度之高屬異常,故他相信今次非單純食物安全事件。他不排除有豬隻於抽樣前後被落藥,而豬隻由內地運抵港經過中途站,於文錦渡過關後運到屠房,涉及多個環節。他已尋求警方協助調查,內地政府亦會交由執法單位跟進。內地則已恢復江西活豬供港。
業界:抽檢後做手腳
香港農業聯合會主席陳建業估計,今次出現哮喘豬可能是內地供港豬場的豬隻數量不足,而從非註冊供港豬場買豬更便宜,於是有人買獸藥殘餘超標的豬隻頂上,利用內地抽檢後至抵港前的真空期做手腳,同時也從中賺取差價。
陳建業批評政府現行機制,每40隻內地豬只抽檢1隻,遠少於本地豬每5隻抽檢1隻;今次反映由食環署、驗肉官到屠房,把關程序上存在多項漏洞。
另外,香港豬肉行總商會理事長許偉堅亦表示,豬隻在港被落藥的可能性偏低,因豬隻由內地運抵港途中不會被餵飼料,豬被驗出有獸藥最可能是餵飼時落藥。他估計可能是在內地運送途中被不法商戶摻入其他農場有問題的豬。
27零售商有16間點錯相
至於錯誤讓哮喘豬流出市面,高永文承認責任在政府,昨日與食環署署長劉利群三度致歉。劉利群表示,有40隻哮喘豬流出市面因該署職員3大出錯。8月4日漁護署晚上9時多及10時半,分別口頭及書面通報該署農獸藥組人員,指豬隻尿液樣本很大可能有問題,有待進一步測試,但農獸藥組人員沒有確保營運屠房的五豐行扣留豬隻;農獸藥組人員沒有將最新檢測結果上載至電腦系統,延遲通報食環署驗肉組人員,及交代不清楚;驗肉組人員晚上11時55分才發現檢測結果「待定」,但5分鐘後仍容許屠房屠宰豬隻,並確認豬隻檢測合格及蓋印,批准豬隻運出市面。
劉利群指,因有不同入口商於8月3日及4日從涉事江西豬場輸入活豬,同於8月5日凌晨屠宰,分銷及零售商備存單據不齊全;導致早前公佈27間零售商中,有16間被點錯相。署方會有4項改善措施,包括檢討兩組人員的溝通,確保所有豬隻沒有問題才可開始屠宰;建立可靠備存系統掌握豬隻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