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凝聚港人李慧詩繼續踩下去

開心凝聚港人
李慧詩繼續踩下去

里奧爭先賽翌日,李慧詩(Sarah)走路仍一拐一拐,在香港單車隊總教練沈金康帶領下,這名「牛下女車神」在選手村會見香港傳媒時笑容多了,間歇的眼淚是對家人的思念。對里奧不甘心,連同失落爭先賽獎牌而在鑊場流過的淚,將成她於東京奧運爭取獎牌的最佳能量棒。

記:昨晚有沒有因為炒車的傷口而睡不好?
詩:一覺睡到天亮,但不是很早上床,因為要收拾單車器材等行李。傷口主要在大腿上,慢慢結焦,走路或坐得久起來那一刻會痛。其實不是太想睡,很久沒吃過杯麵,近一年都沒有吃過,昨日感覺是終於鬆口氣,試做一個都市人,不用考慮碳水化合物會肥,可以放肆點菜及飲食,目前仍未吃雪糕呢。
記:比賽後有上網看香港留言嗎?
詩:有,很感動,超過100人留言,不單叫我「加油」,每個都寫得很長,仍未看完。最開心是大家說我「凝聚了香港的力量」,這事我一直想做,很想用運動令大家更團結。炒車一刻,沒想過大家都關注我每一件事,好驚訝!突然發現運動在香港很受人關注。有人告訴我,會因為我而學單車,亦因為我知道甚麼是體育精神,甚麼是奧運。令我看到有些價值不是用金錢或榮譽可以去衡量。
記:如何形容在里約熱內盧這十多天?
詩:滿足,記得第一次去奧運是沒有經驗,那次爭先賽輸了,復活賽亦沒有準備好。今次里奧,半年前已為賽程部署,包括熱身程序,有機會會發生的事都會預計,盡量令自己像置身里奧。賽前會擔心蚊患或睡不好,適應時差都沒有問題,飲食雖然有點不慣,但算吃得進口,這十幾天算滿足。

在紀念品店,童心未泯的李慧詩拿起吉祥物合照。徐嘉華攝

上屆痛楚歷時兩三年

記:今屆奧運是個美好回憶嗎?
詩:今屆和上屆類同,人們以為我上屆很開心,因為拿了凱林賽銅牌,但其實爭先賽失利令我感覺更大,那個痛(眼濕濕)在我心中維持了兩、三年,這次經歷令我更珍惜四年後的自己。運動員可能只得一次機會,上天給了我,上屆留有遺憾,今屆都有遺憾。其實爭先賽不應該輸,我不想以凱林賽炒車做藉口,戰術亦有出錯,或者能力未發揮到所以需要檢討。總括來說,今屆遺憾比上屆少,這屆比上屆滿足。
記:美雅絲今次第四次戰奧運,你想賽第三屆嗎?
詩:這屆前,我想其他車手是否儍的?參加了四屆。到第二屆已很辛苦,不想再參加,但過了第二屆又覺得原來第二屆與第一屆不同,你會想去第三屆。去了兩屆,不同在於奧運魅力不是獎牌,而是當你辛苦去做一件事,到最後看到成果,雖然成果未必是獎牌,但成果與努力成正比時,滿足感比任何事都多。若真的參加第三屆,我會以獎牌為目標,若不為獎牌而奮鬥會失去方向。我會直到有一天失去爭勝心為止,那才是退下來的時候。

香港里奧單車隊拍大合照,當中只有陳振興(後排左三)的山地賽仍未舉行。徐嘉華攝

政府應予更多支援

記:滿意香港現在體育支援嗎?
詩:我覺得可以更好,有時覺得可惜,有將軍澳單車館卻不是很多人用,反而很多人打羽毛球,可能政府覺得打羽毛球更重要。體院有一個好環境,但會看到很多暑期班在院內舉辦,我覺得體院是給精英運動員訓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進出。

累家人看無「詩」開幕禮

記:半年沒有見過家人,賽後與他們通話說甚麼?
詩:媽媽說如果今屆拿到獎牌就退役,不要再辛苦了,但我不捨得。整個運動員生涯,改變的不單是我,還有與家人的關係,我起初騎單車時經常與媽媽吵架,他們覺得姐姐讀書成績好,自己常被比下去,但慢慢知道我在運動上贏得獎牌。媽媽之後會說:「不要騷擾阿詩。」他們看新聞才知我的消息,甚至我不去開幕禮他們都不知道,整天留守在電視看開幕禮,那時我已關了所有通訊及上網,忘了通知他們我沒有出席。比賽完了,我致電回家,他們第一時間聽電話(眼濕濕),聽到他們的聲音很舒服。奧運前很掛念他們。我們一家很拘束,不會說「媽媽我愛你」,又不會擁抱或親嘴。

後記:我不是機械人

李慧詩說:「我不喜歡哭,但時常哭,哭,不代表不堅強。」過去數天見慧詩哭紅了鼻子,她回應指很多高水平選手都不是機械人,都是較情緒化和容易被感動。《蘋果》記者徐嘉華里約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