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功能組別選民基礎無劃一標準,多年來為人詬病,是次被踢爆種票的資訊科技界,最近10多年只得一個新團體獲批加入。立法會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批評選舉事務處審批過程黑箱作業,沒有任何客觀準則,沒有公開渠道供團體加入,令當局可任意操控功能界別選民的「成份」。
團體審批會員準則參差
IT界功能組別分公司票及個人票,有意投票的IT人須先加入當局認可的資訊科技專業團體和繳交年費成為會員。這些團體審批會員的準則參差,較嚴謹的團體要求會員持有相關大學學位、IT工作經驗、甚至專業認證;親建制的如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則寬鬆得多,曾被業界譏諷「玩網購都入到會」。
早前有媒體報道,指2003年至今,IT界有7個團體申請加入為合資格團體,但局方最終只批准一個團體加入,其間未曾了解各會運作,僅以諮詢過相關決策局為由拒絕其他團體申請。
香港電子科技商會(HKETA)是其中一個被拒的團體,商會成員除經營資訊科技業務外,還經營電子產品業務,主席吳國豪稱,申請過程中當局無提供任何審批準則,不明白為何其他團體可加入而其商會被拒,最終申請被拒原因亦不明不白,「都唔知點解,佢冇解釋」。
莫乃光為今屆立法會選舉資訊科技界候選人,另一候選人為楊全盛。
■記者趙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