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青春期,女性每月來經、長達30至40年的日子正式展開。今年5月,民間團體「女事續群」 就跟437位本地女性進行問卷調查,不出所料當中有高達86.3%的受訪對象認為月經對她們無任何好處,只得12.4%認為有。另一方面,45.31%的受訪對象會跟家談及月經有關的事,54.2%表示不會。明嘅!經血濕淋淋,還帶一種難聞的生理氣味,各位女生有苦自己知,第一時間丟棄衞生巾已成反射動作。不過,這種身體垃圾其實相當珍貴,因為它反映了我們體內的狀況,從而幫助各位及早改善生活和飲食習慣。記者找到註冊中醫師彭明慧,以及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請教他們如何從經血的黏稠度、顏色和流量上看出健康。
Q1. 經血過多代表甚麼?
靳嘉仁:西醫只會看經血的流量,不像中醫般會留意經血的顏色、氣味和黏稠度。中西醫均認同女性每月來的經量應不多於80毫升。假如血流如注、經量多得令整塊衞生巾濕透,甚至到一個地步是連內褲和褲亦滲出血,那就代表已達泛濫的地步。再多的話,血會凝固,形成像紅塊的血塊,這種女性很多時是有貧血,或留意貧血的先兆。
彭明慧:經期應為3至7天,每個來經周期應為21至35天範內。
Q2. 經血過淺色代表甚麼?
彭明慧:經血正常為暗紅色。淡色的經血就好像畫水彩畫時,將紅色水彩混入水中,稀釋後的粉紅色。那即是說腎功能比較差,而令月經的份量和顏色不足,症狀為手腳冰冷、頭痛、易累、嗜睡和腹痛。
Q3. 經血過鮮色代表甚麼?
彭明慧:所謂的鮮紅,顏色有點像番茄,甚至深少少。那代表了血太熱,有可能是肝火,亦有可能腎偏熱症,症狀為手腳麻痺、頸部僵硬,以及皮膚刺痛。
Q4:經血過深色代表甚麼?
彭明慧:深色是指像深栗子的顏色,這種情況下通常流量亦會比較少,一般來越是說肝比較差,因為肝本身是主血,也有可能是寒症所致。
Q5:經血過份黏稠代表甚麼?
彭明慧:正常的經血不稀不稠,但假如經血質地像白膠漿般很黏、很稠,那代表偏熱症較多,此時身體可能正提醒我們吃少些肥膩,以及重味的食物,症狀為怕冷、面色微黃、皮膚也會蒼白。
Q6:經血過份稀代表甚麼?
彭明慧:假如經血稀得像水,那反映了體內血氣不足,這些女性一般怕冷且容易累。
記者:許 政
攝影:梁志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