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施黃寫「瞀里」對嗎? - 馮睎乾

蘇施黃寫「瞀里」對嗎? - 馮睎乾

友人問我,蘇施黃說「茂里」的正寫是「瞀里」,對不對?蘇施黃的原話是:「不要寫錯字──瞀里,這是我2005年去撒哈拉沙漠team的名字,參加馬拉松賽。」但翻查2005年《壹週刊》報導,當時蘇施黃寫的其實是「亡命茂里團」。我以前讀書看報,從未見過甚麼「瞀里」,到底甚麼時候才開始這樣寫呢?
以我所知,「瞀里」最早見於彭志銘先生在2006年的「正字正確」專欄:「單獨一個『瞀』字(讀『茂』),因有『愚昧』之意,所以謔笑別人『呆笨』的『茂利』,就是這個『瞀』字。『利』,應寫作『里』,即村民出城的『大鄉里』之『里』也。」「瞀」字解愚蠢,我同意;但單一個「里」字可解為「大鄉里」嗎?「鄉里」的確可指稱人,即「同鄉」,古人有時更用「鄉里」指稱老婆,但不表示一個「里」字可指「一個村民」。難道「街坊」又可把「坊」字分拆?彭先生對「里」的解法十分穿鑿,我認為不足為據。
「瞀里」這寫法既是彭先生杜撰,那本來該怎麼寫?習見的寫法很多,茂利、茂李、茂里等,我統統見過。你要我編故事去解釋,可以立即給你三個。一,唐朝的李紳,為人短小,稱「短李」;按此推論,以前大概有位愚蠢的李姓人叫「瞀李」。二,西班牙文Mula是驢子,方言可指「白痴」,音近「茂利」。三,「茂利」是不可分割的聯綿詞,以音取義,正寫該是「囫圇」──明人編的《世事通考》標音為「勿倫」──本指「模糊不清」,引申為「愚蠢」,《水滸傳》所謂「好個囫圇竹的長老」,「囫圇竹」也比喻「愚昧」──少年你太年輕了,真的以為本字可以這樣考出來嗎?我向來不管甚麼「正字」,語言該是民主的,大凡約定俗成、便利溝通,我都認為正確。「茂利」的正寫是甚麼,我不知道,只知道一定不是「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