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眾籌成立、主打調查報道的新聞機構傳真社,於上月揭露一批中國製新加坡地鐵車卡出現裂紋、要秘密回收更換後,通訊社人員安全因相關報道而受威脅。傳真社昨披露,其報料平台上月收到警告訊息,其後有可疑人士在該社辦公室外點算閉路電視鏡頭數目及留下不明記號,報社因安全問題一度影響編採工作。
辦公室外現不明記號
傳真社昨在其facebook專頁刊登一篇名為〈誰上門找傳真社麻煩?〉的聲明,指於上月5日報道一批中國製新加坡地鐵車卡,出現裂紋要秘密回收,運送原產地青島替換車身,事件在內地及新加坡屬機密,兩地政府一直沒有向外公佈。
該通訊社於上月21日,在其報料平台收到警告訊息:「新加坡地鐵中國製列車秘密回收的調查報道已構成巨大影響,有人會上門找傳真社的麻煩」。5日後,該社發現一名可疑男子在辦公室門外點算閉路電視鏡頭數目,其後門外出現一組不明記號。
聲明表示,連串事件令採訪部的安全響起警號,除警惕記者注意安全,更加強保安措施,令該社過去近一個月的編採工作無法正常,亦令緊絀的財政增加壓力。但該社表示,不揣測是誰有意找該社麻煩,又稱其報道不針對任何人,只意在反映事實真相。
傳真社發起人吳曉東回應《蘋果》查詢時拒絕透露更多詳情,「那篇文章已經平衡公眾知情權同編輯部嘅安全考慮」。被追問該社有否報警求助,吳稱,自創辦該社後已把主導權交給編輯部,編輯部未有授權他再作補充,所以他不會多談。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岑綺蘭表示,連串事件令傳真社記者感到威嚇,令人關注是否有人刻意阻止報道,要記者知難而退,協會要求有關人士停止作出有關行為,並促請警方徹查。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指,接連多宗傳媒遇襲及威嚇事件,均未能揪出幕後主腦,助長傳媒受威脅情況加劇。
■記者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