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為何未感謝李克強?(李平) - 李平

梁振英為何未感謝李克強?
(李平) - 李平

中國總理李克強宣佈批准深港通,香港特首梁振英在網誌撰文稱:「感謝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支持及香港各方的努力。」對比2014年11月滬港通獲批准,梁振英感謝的對象少了一個「國家領導人」,即當年曾感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次為何不感謝李克強?
當年梁振英與習近平會面後透露滬港通將開車,其後中港媒體多以習近平拍板開通滬港通作標題。在證監部門正式公佈通車時間後,梁振英又發表聲明「感謝國家領導人及中央政府對香港的信任及支持」。如果聯繫前因後果及佔中運動尚未結束,這句官式聲明的主旨是「感謝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我梁振英的信任及支持」。
梁振英今次未向李克強致謝,是否與他在中共高層權鬥中的站隊有關尚難證實,但深港通的推出並不代表習近平、李克強在經濟政策上的分歧,在北戴河會議後得到解決。相反,中港兩地都有政治、經濟學者留意到,習、李金融政策分歧仍在擴大,滬港通、深港通都是李克強金融改革構思的一部份,但當年習近平為支持梁振英而支持滬港通,如今習團隊強烈反對「放水」救市,是否支持深港通不無疑問。
自《人民日報》5月9日發表權威人士長篇訪談,炮轟李克強的經濟政策和形勢判斷後,習、李的分歧已公開化,但習團隊的政策理念,特別是強調市場去槓桿,無疑得到了落實。官方在北戴河會議期間公佈的數據顯示,央行「收水」幅度遠高於外界預期,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只有4,636億元,比上月的增幅縮水9,164億元,也遠低於市場預測的8,500億元。
北戴河會議後,李克強召開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批准深港通,無異於堅持放水救市,但市場反應冷淡,不只是炒作告一階段的問題,更有觀望中共高層動向之意。
畢竟,北戴河會議後中國的首場重要外交活動,也出現了習李「爭功」。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姬訪華,中國外交部稱是「應總理李克強邀請」,但又有官員以外交消息靈通人士身份刻意向外媒透露:「是習近平主席親自出面才促成了昂山素姬的首次訪華。」可見,無論外交,還是股市,習李團隊爭功倒也罷了,要是諉過的話,吃虧的總是響應號召進場的愛國者和股民。
https://www.facebook.com/appledaily.liping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