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辦總監空缺未填補的啟示(周光暉) - 周光暉

樹木辦總監空缺未填補的啟示
(周光暉) - 周光暉

兩周前颱風妮妲直接掠過香港但未造成嚴重的傷亡及災難是香港的福份。然而,政府收到超過400宗塌樹報告。單以山頂來說,幾棵塌樹令山頂道封閉達三小時,而南區淺水灣道亦因塌樹被封閉。
與此同時,發展局就樹木辦首任總監兩年合約滿後不續約的空缺懸空半年未能填補。吹了風,顯示出市區有人流、房屋及車輛受樹木不修葺引起的塌樹傷人危機,和解決樹木過度密集凌亂引起的蚊患遙遙無期。樹木辦找不到繼任人的原因不難理解,因其只能協調及諮詢,沒有實權,更沒有實務。那邊廂,有責任管理樹木的政府部門多達十多個,各自為政,每事拿着地圖釐清界線推搪,實事不做,亦不知主動為何物。反之,當有塌樹意外時樹木辦這嚿無手無腳的番薯便蒙受譴責,一眾「專家」亦會批評一切問題是因為沒有《樹木法》!不然,總監這份月入十幾萬的無兵司令筍工不會冇人吼。
理論不談,現分析妮妲襲港前後一些實地案例。其一,私人屋苑個案。山頂道一獨立屋苑,有幾棵長到橫生沒有修葺已伸出馬路的大樹。颱風前屋苑業主將其中兩棵已腐爛的大樹砍掉,留下的樹根可明顯地看到中心已腐爛不堪。然而,同屋苑另兩棵沒有被處理的腐樹颱風襲港時被吹斷橫跨整條山頂道,令山頂道當天封閉三小時。是次砍樹是業主會自發或是收到屋宇署通知才處理不得而知。然而,要砍多少棵樹的判斷錯誤是事實。當天受封路影響的包括在颱風襲擊下要巡院的醫生。
私人屋苑的樹木修葺安全及蚊蟲問題比較簡單,屋宇署是監管者,業主是責任人,而樹木辦亦已編制好指引供私人屋苑參考。欠缺的只是積極性及警覺性。
其二,公地上樹木的管理及修葺一塌糊塗。妮妲襲港時收到的400多宗塌樹報告大部份發生在由不同政府部門負責管理的公地上。塌樹在綠化帶內發生影響不大。在人、居所、車及路多的地方則可影響嚴重。

政府部門各自為政

塌樹的責任人往往不是路政署而是私人屋苑或管理公地的十多個政府部門,而食環署負責掃街清理垃圾的外判只會清理輕量垃圾及樹葉,大量塌下來的樹枝樹幹的清理不在合約範圍內,能力上亦辦不到。因此,事隔兩星期,特別在港島的山頂道、淺水灣道及域多利道一帶路邊未見清理的樹枝樹幹到處都是。接着的連場大雨亦引起蚊蟲滋生,另一種問題又發生了!登革熱不是香港風土病之一嗎?
問題的焦點當然是十多個政府部門各自為政,不管不理導致樹木增長過高過密,甚至傾斜地生長去求存。日久有功,健康的樹便變為危樹。問題近年變本加厲,原因是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被拆後有關的權力及責任向上抓而沒有下放給區議會,導致今天十多個政府部門各自為政冇王管的情況。
問題的改革可從政府管理架構着手,應考慮把馬路及屋苑10至20米範圍內樹木管理的責任歸納到一個部門去執行,人員從十多個政府部門的樹木隊抽調。這實權可歸樹木辦,而我深信政府在資源重組後可把十多個職責重叠部門的人力物力在合併後節省開支。
監察權可下放到區議會。未知全港400多位區議員有何想法,由區議會及超級區議會產生的立法會議員及功能組別的有關界別,如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及工程界的候選人亦有何高見,請在你們的政綱內提提,以便選民做抉擇。

周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