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深港通開車前夕,雖然港滙現貨未有顯著轉強,惟反映12個月後港滙價格的遠期外滙合約,由七月開始顯著上升,反映港元較現貨價格強近220點子,創近5年來新高,分析相信,有資金未來部署投資港股。
傳外資基金部署買港股
港滙昨在每美元兌7.755元徘徊,上海商業銀行財資市場處研究主管林俊泓表示,期貨價取決於現貨價,而遠期港滙走強,與深港通開通前夕,資金來香港部署有關,亦曾傳聞有外資基金部署炒港股,促使遠期價格大升。
林俊泓亦認為是因美國進行貨幣基金改革,令反映美元資金成本的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LIBOR)持續上升,對美元有貶值預期,而由於改革會於今年10月才正式實施,相信部署在港元期貨市場的單邊行為會持續。
永隆銀行司庫蕭啟洪認為,遠期滙率受壓反映有資金流入,相信是有投資者尋求回報,趁深港通開車前夕先行部署。
不過,富邦香港資產負債管理及交易部主管張宇翹表示,港滙12個月遠期明顯轉強,應與港元、美元息差擴闊,以及本港流動性充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