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觀點:意大利銀行問題困擾歐洲

基金觀點:
意大利銀行問題困擾歐洲

最新一輪歐盟銀行業壓力測試已於上月公佈結果,在51間接受測試的歐元區銀行當中,意大利的西雅那銀行(Banca MPS)表現最差。測試結果不但突顯了意大利銀行業的隱患,也令歐洲銀行股的走勢更為波動。繼英國決定脫歐後,處理意大利銀行問題所構成的挑戰,已令歐洲面臨新的政治考驗。
事實上,歐洲銀行業問題自年初以來一直是歐洲股市動盪的主要源頭。年初至今,歐洲多家大型銀行的股價已下跌逾三成,部份意大利銀行的跌幅更超過七成。
目前意大利所面對的問題,主要在於銀行對許多資本不足的中小型公司的大量貸款業務。這些公司主要從事意大利工業範疇的核心行業,經濟不景加上曠日持久的危機,都對它們帶來沉重壓力,以致無力償還銀行貸款。之前的意大利政府對於銀行業問題一直採取迴避態度,遲遲不肯對症下藥。

意大利現任總理倫齊(Matteo Renzi)自上台後一直積極推動改革,並促進合作銀行和互惠銀行網絡現代化。今年起,意大利實施了由歐盟指定,旨在避免動用公共資金救助銀行的自救規定,並拯救了四間小型地區銀行,卻導致大量持有優先和次級債券的投資散戶損失慘重。
其後,意大利政府推出了一項由國家擔保的計劃,在與歐洲取得協議的情況下,容許銀行將不良貸款證券化。此外,銀行業也在4月成立了自救基金Atlante,協助同業出售部份不良貸款。
為免危機進一步惡化,若干資本不足的意大利銀行正急需重新注資。總理倫齊已經與歐盟展開談判,希望獲准動用公共資金向銀行系統注資。倘若協議能夠達成,將對意大利重整銀行體系十分有利,更可避免歐洲陷入新一輪的震盪。然而,有關協議亦可能會引起政治反彈,尤其是在一些現正瀰漫「反布魯塞爾」情緒的歐盟國家。

吳家俐
摩根資產管理機構業務拓展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