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最後的老餅 - 鄧達智

大同,最後的老餅 - 鄧達智

南棗合桃月餅,全素,茹素者中秋佳節恩物。拍攝途中得知這少有美味特色,心思收工帶兩盒回去送素食朋友,轉個彎,一位內地顧客全部掃清。掌櫃鄧小姐解釋:南棗蓉不易做得好,工夫繁複,從來不宣傳,人客吃過都回頭,傳到國內,不少水貨客來搶購,只好替熟客提前訂貨……
二話不說,一訂四盒,就不過節,用作下午茶點心,加點Devon或諾曼第奶油,美味健康。
相對菠蘿包,更愛雞尾包;兩款原籍伊比利亞半島包點,在中西文化薰陶多年下的香港成了大眾由朝早餐吃到中午飯再而晚飯,平素生活不可或缺。大同保持傳統椰絲奶油內容,更加入大家都喜歡的紅豆沙,嘩;紅豆沙雞尾包!開心到未吃先見暈。
冬瓜蓉的老婆餅全世界都有,大同將內容加入紅豆沙、雞油(不是真正雞油,那是傳統叫法,而是加入紅子薑粒的綠豆蓉),很Fusion卻是窩心的老餅內容。
大同馳名月餅之中,雙黃白蓮蓉、雙黃蓮蓉不在話下,金華火腿五仁月不用豬油也沒有肥豬肉(雖然極懷念油香四濺肥豬肉),卻保持肥美香甜。每次吃五仁月餅,定記起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納地區數百年傳統餅食;丁香、肉桂並杏仁為主及雜果仁與橙皮製作Panforte與Ricciarelli圓餅。東西輝映,廣東人加入金華火腿、分加一等。
大同很老,七十多年堅守傳統至今繁盛有加,近年開設港九新界多區分店,未故步自封獨守老家元朗;也未急急加盟大集團迅速膨脹搞上巿,最終失去傳統格調,又搶不了年青巿場。
大同其實也很年青,與時並進,看得出前瞻、創意皆強。
每次途經或入內選購糕點麵包,老闆謝先生總會手執我手,訴說我父親母親自年輕至晚年一些小故事。我父母如若在世不過八十多歲、未至九十,謝禎原今年七十多,相信十多歲少年看着二十多歲風華正茂我父我母在他們店內、門前,走過大半生。
這便是大同,與元朗街坊守望相助,又能融入新區民與來自深圳河北岸顧客,如今七十多歲,但願這家賣真正老餅的店子秉承傳統做到百歲、再幾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