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唔得掂」的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自上任後就不斷被公眾要求下台,連梁粉都視之為梁班子負資產,在競選中公開促吳克儉下台。但吳克儉近日表現神勇,先是召見八大校長,敦促八間政府資助大學防止有人濫用大學平台推動港獨,又約見家教會,把反港獨戰場推進到中小學。
特首梁振英因在施政報告中炮轟港大《學苑》挑起港獨話題,又以刺激港獨、反對港獨作為爭取連任的政治資本,因而被譏為「港獨之父」。到今次立法會選舉,梁振英政府以反港獨確認書轉移輿論焦點,多個選舉論壇都出現反港獨表態對沖「ABC」(Anyone But CY)話題的情況。如今,吳克儉大打港獨牌,似乎要爭當「港獨仲父」,以此向中共和梁振英邀功,為連任局長鋪路。
吳克儉「唔得掂」的外號,並非因單一事件。自獲梁振英委任教育局局長後,其惹事生非能力在政治任命官員中無人能出其右。早在2012年7月,吳克儉上任之初就秘密訪問北京,與中國教育部長袁貴仁談及香港國民教育課程指引問題。教育部透過網站發佈消息後,教育局才證實吳克儉是「禮節性訪京」,但被泛民議員批評接受中共洗腦指令、出賣香港教育自主。其後,港府強推國民教育失敗,要「官場奶媽」林鄭月娥出面拆彈,吳克儉被譏為「裙腳仔」。
吳克儉被要求下台負責的事件還包括2013年北區幼稚園學額問題,2014年教育局文章指廣東話不是香港官方語言、只是中國方言,2015年因私事不出席TSA公聽會,2016年拒接學生請願信而在車內玩手機等。其涼薄言論則有面對連串學生自殺身亡事件未及時因應只呼籲學生逆境自強、呼籲老師和家長加把勁;面對城大綠化樓頂倒塌,他竟說:「本來正在想上星期放假很舒服,豈料突然出現綠化天台倒塌事件。」
至於數錯字、計錯書,只能算是吳克儉為城中網民抒發怨氣貢獻題材。他引用《出師表》名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指這「八個字道出了許多人生意義」,被網民譏笑可媲美馮煒光「三個字,不予置評」。吳克儉曾自稱每月讀30本書、公幹坐十多小時飛機已可讀十多本書,面對質疑又辯稱閱讀量是包括一周看6本雜誌。
書刊言論越禁越紅是常識
四年來吳克儉唔得掂的言行、事件數之不盡,難怪梁粉都想他下台,以免拖累選情。然而,有梁振英這位「港獨之父」、全城怒吼「ABC」的人辦在前,吳克儉總不致於連有樣學樣都唔掂,總於找到有助他戀棧不去的好橋,就是在全港大學、中小學掀起反港獨戰爭。只要打響這戰爭,他自然可得到梁振英、林鄭月娥的支持,甚至中共支持,至少彌補強推國民教育失敗的過錯,中聯辦官員王振民已回應,港獨不可以進入中小學「毒害我們的孩子」。
但是,且不說校園容許討論港獨問題是否涉及教師違法、失德,吳克儉的言行是否構成對學術、言論自由的破壞,如果從如此強力在校園反港獨的效果來看,吳克儉真的會繼梁振英之後,成為港獨思潮在全港校園蔓延的推手,堪稱「港獨仲父」。書刊、言論,從來都是越禁越紅,越能刺激青少年去關注和探索,這是最簡單不過的常識。
http://www.facebook.com/appledaily.liping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