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讀Nike創始人奈特(Phil Knight)回憶錄《Shoe Dog》,平日看書頗慢的我花了三天就看完,只因實在太精采。此書已推出中文版《跑出全世界的人》,不過我決定還是看英文原版,令人意外是奈特的文筆精簡優美,且甚具幽默感。書中提及他年輕時也曾想過當小說家,看來並非胡扯。
這書當然跟體育關係密切,但讀者不要期待書中會出現關於米高佐敦或阿加斯等代言球星的往事,內容其實是憶述奈特創業最初十多年的經歷,從1962年成立Nike的前身「藍絲帶」(Blue Ribbons)公司,把廉價日本運動鞋輸入美國銷售,到1972年創立自家品牌,至1980年成為上市企業為止。奈特賣的運動鞋幾乎一開始就大受歡迎,供不應求,銷售每年翻倍,但別以為這就一帆風順,為追上公司擴張的需要,奈特及其創業團隊那十幾年就如奔跑在刀鋒上,好幾次遭遇財困、出賣等危機,奈特抵受得住,憑的是學生運動員時代學會的兩個字:Don't Stop。
人所共知,奈特本身是名大學中距離跑手,Nike另一共同創辦人Bill Bowernan則是傳奇美國田徑教練;而公司草創期的兩名最早員工Jeff Johnson與Bob Woodell都是跑手出身。書中可見,他們在Nike成功路上披荊斬棘,靠的就是在運動中練出的不服輸、果敢堅毅精神,還有一股對「真誠事物」的堅持。這精神其後亦演化為企業文化與品牌形象,成為無可估量的資產。那些說「體育運動沒經濟貢獻」的人,只是自己目光如豆而已。文:喬靖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