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捉緊眼前一刻 - 何輝

Monday:捉緊眼前一刻 - 何輝

奥運開始以來,有很多與本地運動員或關於轉播的談論,其實,每次奥運都是一個更好的機會,去接觸全球的現況及最尖端的事物。網絡世界令節奏加快,競爭亦來自全世界,若視野狹窄,很快便去了龍尾排隊。
2008年北京奥運,有位叫史高寧的少年人很高興,因為他拿到美國「仙級」泳手費斯的簽名。八年後在里約,非常戲劇性地在男子100米蝶泳決賽,「三仙」費斯、拿高斯及斯捷,竟然在同時間下同得銀牌。而八年前這名拿到簽名的新加坡少年,以破奥運紀錄的成績,擊敗了其偶像費斯成為金牌得主。
其實近年史高寧已有了點成績, 2015在俄羅斯世錦賽已得銅牌,所以在里約決賽後,他與費斯談個不停實在不奇怪。這故事想帶出的訊息是,要與世界並駕齊驅,就必定要在各方面更了解世界,在有足夠資源及天份下,加上相關知識及認識,才能在大舞台前作好心理準備,並嘗試一擊即中。
這兒不是談贏輸或獎牌,而是運動員在這奥運的機遇前,能否發揮出最佳水準。近年,本港多了很多土生土長的運動員冒起,這發展令人興奮。惟從比賽所見,可以肯定好些運動員,心中知道自己被「奥運」這兩字壓着,看不清目標,賽後大腦仍有點空白。
這或是經驗及心理問題,但很多人也是首次征奥!這就與隊伍及運動員的世界觀、視野、如何看待得失及各層面知識有關。記住不論獎牌,為何好些國家的運動員,通常都能表現出本身水準甚至超水準?或許失準後,各界可說句「唔緊要」或「四年後有東京」,但運動員本身也知道時間、資源及機會不等人!現今世界,講的是捉緊眼前一刻,希望你們有更好的未來,共勉之!
文:何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