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眉之急】
內地垃圾襲港事件近年屢見不鮮。6月中旬起珠江沿岸省市如廣東、湖南及江西相繼出現暴雨及洪水把大批家居垃圾沖到大海,再經西南季候風及海流漂到香港,令香港南部多個海灘及沿岸地區,包括深水灣、石澳、蒲台、南丫沿岸、長沙、貝澳及塘福等,出現大量來自內地的海洋垃圾,當中甚至醫療廢棄物如用過的針筒,形成一座座垃圾山,海洋垃圾量是正常的6至10倍。
由於事態嚴重,上月10日特首梁振英率領60多名問責局長及官員,包括環境局長黃錦星,到大嶼山水口執垃圾,梁特當時曾強調會與廣東當局跟進及處理海洋垃圾的問題。
但事隔已一個月,問題仍未有解決迹象,「妮妲」本月初吹襲後更令新一批內地海洋垃圾湧港。除龍鼓灘,屯門區舊咖啡灣及黃金海岸月初亦有大量簡體字產品的垃圾沖上沙灘。
環團倡建海上屏障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稱與內地商討長遠對策雖正確,但為解燃眉之急,建議當局考慮在龍鼓灘建海上屏障,除可阻擋垃圾漂上岸亦可聚集垃圾,方便政府清潔船迅速清走。
■記者關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