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寫里奧:「我一場都冇睇過!」 - 仙道彬

筆寫里奧:「我一場都冇睇過!」 - 仙道彬

今次奧運由大台直播,模式一如以往,是娛樂壓過專業,雖請來一大班運動員及教練,但部份負責派牌的主持及嘉賓,明顯功課做不夠,笑話令我想起80年代的《歡樂今宵》,聽在耳裏,實在笑不出來。
體育人,當然視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及奧運為最大盛事,能夠出訪置身其中,既難能可貴,也畢生難忘。單看奧運的攝影師「長短火」滿身,或是記者每日用不同政經民生人情世態角度寫新聞,已是眼界大開。所以聽採訪過奧運的行家談起經歷,着實感到他們的興奮,思緒總是停在那個時空,縱使奧運飽歷冇得瞓⇧採訪⇧趕稿的地獄無限輪迴。
支撐起行家的,當然不是因為打份工咁簡單,更多是支持香港運動員的「撐自己人」熱血使命感。記者日常見到運動員投入血汗苦練,大賽當然希望他們如願以償。可是運動員表現總有高低,受傷時、落敗時,更需要一聲真心安慰。出外採訪,見過記者與運動員相擁而哭,或者勝出時喜極而泣,工作重要,但真心關懷的同理心一樣重要。
日前見到香港羽球女雙組合謝影雪和潘樂恩出場,觀眾鏡頭前見她們信心滿滿,可能不知潘樂恩在不夠一年(去年11月)之前,才在澳門的比賽勇戰重創,半月板移位且撕裂了前十字韌帶;醫生為降低風險,本來建議她分兩次進行手術,但樂恩考慮到此舉會令她和拍檔趕不及奧運,所以決定冒險一次過。好不容易捱過,也「食老本」靠受傷前的積分入圍,能夠站在里約,已是極了不起的成就。
所以比賽一完,潘樂恩就止不住眼淚,可是訪問的那位資深女主持,卻是笑容滿面,問謝影雪拍檔受傷後狀態不足有否影響,令人有口難言;至於另一場訪問,則是留意到港隊的服裝不同,而洋洋自得。反而比賽關鍵的種種細節視而不見,既官腔,又乏深度,令人反感。訪問一完,幾乎所有行家都在fb口誅筆伐,也有的乾脆向通訊局投訴。見到其中一位表示,「老實講,我一場都冇睇過!」我覺得更可悲。
就是太多港人對身邊事不聞不問就算,拒絕表態,才更助長了氣燄。 文:仙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