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很好看。好看不單在於每一場都是世界最高水準的比賽,更在於奧運的「延伸閱讀」,既深且廣。它比任何一部百科全書更真實,更live。四年一次,和孩子看奧運,一起看心愛的比賽之餘,順手跟他們說故事,那是圍繞着比賽、卻在比賽之外人性滿滿的故事。
這些故事,隨便由那個地方開始。例如,從南北韓體操運動員李恩珠和洪恩貞拿着手機、在體操比賽場上愉快合照selfie,告訴孩子南北韓為甚麼會分裂成兩個國家,講講兩地離散家庭的辛酸故事。
從41歲的烏茲別克體操女子選手Oksana Chusovitina退役又復出,為的是「一塊世界賽金牌等於3,000歐元的獎金」,以醫治她患血癌的兒子,讓孩子感受一下媽媽的愛。
從女子100米自由泳的敍利亞選手Yusra Mardini的自白,說一說戰爭如何導致千萬難民家散人亡、在怒海中掙扎求生。而挺着大肚腩參加男子100米自由泳的埃塞俄比亞選手Robel Kiros Habte,眼見國民人人跑步,但他偏要游泳。成了奧運選手,首場賽事已經包尾出局,但他依然興奮。他讓孩子看見,甚麼是快樂體育。
比孩子繪本更真實
必須一提的是肯雅男子標槍運動員、非洲標槍紀錄保持者Julius Yego,一個自學成材的故事。他生於窮困小村,熱愛擲標。家鄉無設施無教練,他就到鎮上的cyber café上YouTube自學,自己教自己,結果越擲越遠,他的標槍最終擲到了今屆的里約奧運。
還有,斐濟的七人欖球隊在匱乏的訓練環境下,大勝英國;還有,由沉淪到重拾自己、奪下21面金的菲比斯……太多太多感人的故事,比起任何一本孩子繪本,更真實更動聽。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蘇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