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梁振英視房屋政策為施政重中之重,但房屋署最新數字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公屋輪候冊申請多達28.83萬宗,當中一般家庭申請宗數高達15.3萬宗,平均輪候時間長達4.1年,創15年新高。
《蘋果》統計梁振英上任至今,公屋輪候冊名單急增約7.7萬戶。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批評,梁振英無力解決房屋問題,令3年上樓承諾明存實亡。
房署昨公佈最新的公屋輪候冊數字,截至今年6月底,輪候冊申請多達28.83萬宗,當中一般家庭申請宗數為15.3萬宗,短短3個月內增加2,500個家庭排隊上樓;一般家庭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增至4.1年,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為2.4年。
至於非長者的單身人士申請,則有約13.53萬宗,按季增加約1,000宗申請。
政府曾經向公屋居民承諾3年上樓,但目前一般家庭輪候上樓時間突破4年大關,即由申請至首次獲得配屋平均等4.1年,創15年新高。資料顯示,上一次要輪候逾4年上樓要追溯到2001年。
王坤:梁特有心無力
《蘋果》翻查資料也發現,梁振英上任至今,等候上樓者有增無減,2012年9月底,公屋輪候冊申請約21.04萬宗,至今已增加約7.7萬宗申請。
房委會昨傍晚更罕有回應傳媒查詢,發言人指最新平均輪候時間已超過4年,情況的確令人關注。當局更承認公屋需求急增,但供應增長短期未能追上,會繼續物色土地增加供應。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表示,3年上樓承諾由前特首董建華提出,一般家庭輪候上樓時間由高𥧌期逾6年,跌至3年以下。但王批評,梁振英上任至今,公屋輪候時間越來越長,「幾任特首得佢一個做唔到(3年上樓承諾),反映能力不足、有心無力」。
王坤續稱,加快公屋居民上樓的解決方法要增加單位供應量,以及加快建屋進度,但現時每年公屋建屋量只有約1.5萬個單位,「同曾蔭權年代差唔多」,而多個新建公共屋邨如蘇屋邨因鉛水、天雨等關係要延遲入伙,令輪候冊居民「等到頸都長」。他估計,至明年初輪候上樓的一般家庭要等最少4年半。
■記者譚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