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狗肉節」迷思 - 陳嘉銘

「後狗肉節」迷思 - 陳嘉銘

「涼粉」差點成了盤中物,是在廣西玉林狗肉節──那是今年六月再被無良商販炒得沸沸揚揚的「節日」,自2009年以來,單為這天當街活宰的狗狗,以千萬計!「涼粉」差點就是其一,幸有港人救出小狗,更輾轉抱狗跨縣逃走,尋得收養。
有網上說法,指是次救狗而跨縣逃走,「堅到無話可說」!然而值得深思,是這種近乎歌頌救狗的說法,如何真箇正視狗肉節。
不錯,狗肉節以節日為名可恥,而內地五毛之論,說吃狗是傳統又是文化的論調更是自暴其短,以至於故作推論式的「吃得豬吃得牛,何不吃得貓狗」之說更是低級邏輯!因為商人偷狗虐狗販狗根本就是卑賤不疑。然而,救狗義工的策略,以至媒體如何呈現救狗行動,其實同樣值得深思。
「涼粉」被救,就是一個義工被媒體延伸呈現的好例子。救苦救難,都會被對等成正義行動,而義工就被說成偉大無私;然而要多想的,是無私背後,會否成了狗肉節的曲線支持。當然換着是我,也會救命心切,但最可怕的,就是如此行使正義無私,會成了商人利用的潛在動力!
那是因為,救狗行動,在過去兩年,無論來自國內國外,都有愛護動物人士,身懷數萬元直赴廣西玉林,就是為了在販狗屠狗現場,買下少則數十多則百多的狗隻,先為把牠們救離屠刀,再找方法寄存。以至今年狗肉節尤甚的,就像成了無良商販與好心義工的交易場!商販更明知會有義工買狗,會有「兩手準備」,分批賣狗──一批賣給義工,另一批則仍舊會賣給店舖作食用(詳見香港動物報,〈玉林狗販堆放狗屍 愛心買狗人士遭嘲諷〉,七月廿一日)。
如此買狗救狗,當然教人明白出於好意,問題卻如同造成短路,讓無良惡行以另一個姿態翌年重生──商人會想到,既然有愛狗者買狗,那「兩手準備」依舊,更可以多捉多賣甚至非法繁殖,為的就是故作要把牠們生劏,就會有好心人出錢相救!是故,賣狗而不煮狗,也成生意!
於是乎,還未計義工買狗後要想及數以千百計狗狗的收容問題,一開始的買狗行動就已成了商人更進一步的操弄,以在如此愛心買狗的過程圖利;商人甚至可以「光明正大」地卸下殺生罪名,因為那只是活捉活賣,唯靠愛心英雄付款,滿足「愛心市場」!
如此說法,並非要反過來打擊動保行動,而是要說,我們救狗,不能只為一頭「涼粉」,或幾百頭在籠中的未名毛孩,卻是要逼迫一直保持距離的中央政府,面對這種地方劣政的羞恥,卻由香港好心人,明知弔詭地栽進了愛心短路,也要奉陪救狗!
玉林這場卑賤惡行才過了不足一個月,媒體聲音已然消減,但短路延續,就是生於連場救狗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