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精神 - 唐顧

自嘲精神 - 唐顧

過去普通士大夫的教育實在糟糕。一方面學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全套蠱惑人心的話語,被高高抬起,自視不輕;另一方面又要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向上流動的困難,考不上功名,當不上大官,養不起全家,種種搓磨都非小事,很能使人志氣卑弱,淪為一名溫和柔順的無聊文人。在過去,投胎是個技術活,若不能托生在數世簪纓的世家,事事靠自己,就很難活得瀟灑。
幸而個別人還有一點自嘲精神,使詩集不至枯淡無聊,張問陶就算一位。他是一位家道中落的世家子弟,於乾隆末年中進士,選了翰林。京官外官都做過,好壞日子都過過,世上的事兒看得比較明白。嚴格說來,他的官位不能算高,榮華富貴可能沒有,至少有過清貴的名聲。有一段時間,張先生需要上早朝。沾惹皇家瑞氣的機會,許多人都很珍惜。即使通宵不能睡,凌晨沖寒冒暑,也未見有誰喊一聲苦──敬酒不吃吃罰酒的事兒,最好少幹。張先生當然也不會觸霉頭,不過他是很逗的,於某年六月二十日寫下《早朝》詩一首,曰:「直廬小語試清茶,仗馬班前靜不譁。午夜趨朝侵曉散,此官蹤跡似宮鴉。」
北京故宮至今尚有許多烏鴉居住,在高高的樹頂載飛載止,發出自帶驚訝氣息的「啊,啊」叫聲。據說十分勇猛,敢於和宮貓搶奪食物,有時也在離遊客不遠處乍然出現,使人眼前一黑。有一次凌晨在京,偶爾打宮牆下過,一群烏鴉混着鴿子,在午門城樓前盤旋。想到這首詩,不免承認,它真是恰到好處的搗亂,輕輕巧巧打破了莊嚴的氣氛,仿佛還對自己無意義的辛勞略致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