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靚籽】消減生活煩躁 村屋禪修靜心

【扮靚籽】消減生活煩躁 村屋禪修靜心

【扮靚籽:潮女熱學】
放假想放慢腳步,眼見這個城市到處逼滿人,三位女生決定逃離市區,租下超過50年歷史的兩層高粉嶺村屋,開設「屋禪下」,教大家如何靜心慢活。Annie直言她們不是禪修專家,「很多人誤會禪修是在深山或寺院裏修行,其實禪修對應付生活煩躁有很大作用。我們的生活,行住坐卧,甚至寫字和畫畫也是禪修的一種。」其實禪修並不是信仰,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屋禪下位於粉嶺馬尾下村一棟兩層高的村屋內,這裏沒WiFi、沒電視和電腦,三位主理人Annie、Celin和Erica原意希望像日劇《同一屋簷下》那樣與朋友聚首一堂,體驗郊區寧靜,將她們於禪修道場所學的靜心方法與工作坊融合,給自己獨處靜思的時間,教都市人如何靜心慢活。
Annie與Erica於禪修道場認識,她們以禪修混合自創的「禁語古文班」,由自小喜歡書法和中國文化的Erica與擅長畫畫的Celin一起教授,即使對於甲骨文毫無認識都能參加,將甲骨文混合繪畫,配合冥想和慢呼吸法進入平靜狀態,達致禪修效果。以毛筆靜心練字,亦可激發創意,畫作會反映學員當下的潛意識狀態,課堂完結時她們會為學員解讀畫作的意思,在這裏放下平日積累的煩躁,專注做一件事,其實生活也可以過得輕鬆平靜。
除了古文班,曾於日本打工換宿的Annie亦將禪修結合日本文化,教授源自日本的迷你庭園枯山水(意指乾的山水畫),結合日本美學和禪修的枯山水,透過在砂石上刻畫直線和曲線形成滙川成流的圖案,訓練專注力;她們亦將執拾得來的落花及枯枝乾草用來插花,配合禪修,藉賞花平靜思緒,稱為花禪。每個工作坊價錢介乎$320至$380,包材料、輕素食和飲品。

「屋禪下」設於超過50年歷史的兩層高粉嶺村屋,學生們多在大廳上課。

樓上靠近露台的一角擺賣了手作產品。

將甲骨文變成畫作,當中表達了當下最真切的想法。

甫進屋內就聞到鼠尾草的香味,有淨化環境的作用。

Annie閒時會坐禪,平復心情和尋找寧靜。

木梯舊地磚 保留舊物風味

任職生態導賞員的Annie亦有研究文化保育,從小到大住在新界村屋,覺得舊物自有其獨特美感,故固裝修時保留這裏的三米高木門、木樓梯和懷舊地磚,因為它們都存在美學價值,值得大家了解和守護。這裏同時是設計手作工作室,每逢周末她們就會在此留宿,打坐、看書、一起煮飯、甚至整夜促膝詳談,記者笑言屋禪下就像女生宿舍,不過這裏並非一般民宿,而是讓都市人放下煩惱的地方。不妨找個周末,放下電話,花幾小時專注寫字,訓練耐性,清空煩惱。

屋禪下主理人之一Annie是生態導賞員,亦有研究文化保育。

枯山水,意指乾的山水畫,需要心定,才能在沙上畫出完美線條。

在屋外拾回來的殘花枯枝也能成為花禪裝飾品。

「時間捕捉器」結合捕夢器的外形和中心的曼陀羅圖案。

facebook:屋禪下

記者:畢慧婷
攝影:林栢鈞
編輯:李寶筠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