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候選人因曾提倡港獨而不獲立法會參選資格,沒有人相信梁振英所說,是選舉主任在履行職責及行使權力,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指出選舉主任的行徑有中央和特區政府做後盾,指是次決定乃「重大的政治動作」,反問「香港有幾多人認為真係一個選舉主任去做晒決定,自己單獨行動?」他表示現在的政治生態已與過往不同,以往可自由參選,但現時劃有「紅線」,想參選「就唔能夠搞分裂主義」。換句話說,就是政治決定凌駕法治,國家權力凌駕市民應有的選舉權和被選權的人權。這無疑是對一國兩制的重大顛覆。
早前「添馬男」說:「如果梁天琦一旦被取消資格,其他非建制候選人反應就變得好關鍵。」「好關鍵」指大局,也指個人或政黨的政治取向。目前支持民主的政黨或從政人士,有幾個光譜:溫和泛民,曾經以「和理非非」及反對本土優先為標識;和理非非但標榜本土優先的泛民主派;以激進姿態進入立會,常用道具抗爭,最早被驅逐出會議廳的激進派;標榜反共、民主、本土的更激進派。前三者已被年輕人歸類為沒有甚麼作為的泛民,只有最後一個較被年輕人接受。面對被褫奪參選權的事件,上述幾個光譜中人的反應都較溫和,勢力最大的泛民議員和參選人的反應是遊行到特首辦抗議,泛民會議召集人何秀蘭表示,新一屆立法會10月展開會期後,泛民議員將會嚴正追究選管會何時、受到甚麼壓力,要新增確認書作為政治篩選。
這個反應,對中共港共來說,真是小菜一碟,可以不理。其他非建制參選者的反應,也顯得有氣無力。很可能是基於要參選,選舉主任仍然可能在9月4日投票前褫奪他們的參選權,因而無法不謹慎。但對於傾向港獨的年輕一代來說,這樣的反應遠離他們的期待。他們在添馬公園的集會,沒有任何上述各光譜的民主派參加,說明現有政黨和參選人,沒有年輕一代的意識形態代表。
梁天琦提出的口號是「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是唯一方法」。革命不等於暴力,不等於手段激進。獨派的添馬集會就堅持要「和理非」。港獨,革命,是要顛覆現有的體制,即要扳倒在「一國」的人治下的「兩制」體制。他們對民主派中最激進的「熱普城」都不能認同,針對後者提出全民制憲的永續《基本法》主張,梁天琦表示:「你一日冇辦法同中國政府撇清關係,《基本法》寫成點,都係唔重要」。這一點認知,其實在今天已經是常識。只是所有民主派參政者,都在強權的壓力下,不敢說出國王沒穿衣服。因此,梁天琦表示要支持上述光譜以外的年輕候選人。這是最新的梁天琦光譜。如果你認同香港若要有未來,就必須同中共國撇清關係的話,那麼你或會選擇支持最接近梁天琦光譜的參選人。
周一至周五刊出
李怡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