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籽】打機也有出頭天

【科技籽】打機也有出頭天

【科技籽:發燒專科】
「電子競技」近年開始多人提及,第二屆香港電競節 (E-Sports Festival)將於本月20日在會展舉行,但談到電競,不少人仍覺得充其量只是有獎金的打機比賽,而忽略了E-Sports的競技精神。睇奧運我們會為運動員表現出的技術和精神感動,其實電競亦講求心身鍛煉,台上一場game,台下都付出過數年苦功。我們趁電競節前訪問了一眾電競gamers,有年輕人夢想以電競作職業,亦有現役和退役的電競選手分享經驗,到底在香港將玩電子遊戲當作競技運動,甚至職業是怎樣一回事。

15歲仔 瞞着家人比賽

E-Sports Festival將於本月20日在會展舉行,是一眾電競gamers大顯身手的良機。

剛滿15歲的黃嘉樂(樂仔)年紀輕輕,但已是目前電競最熱門遊戲《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簡稱《LoL》)的高手,遊戲有公開的排名賽制度,樂仔目前排在港澳台伺服器最高級別「菁英級」的二十多位。採訪時他正和隊友正打進Logitech G Tournament夏季賽四強,有機會晉身電競節和港台高手隊伍角逐最高6萬港元獎金。打機出色,卻是瞞着家人出賽。「外面嘅人唔會理你打機叻定唔叻,只要你打機就會覺得你係宅男廢青,所以都想拎到成績或者獎金,先同屋企人講我做緊乜。」
樂仔視電競為一門考技術更考體能、心理的競技,以隊名「BeLow18」參戰《LoL》為例,十分重視和隊友的溝通,例如在八強賽中選用的都是後期較強的角色,在遊戲初段被壓制,要調節好心理和隊友互通敵人位置才慢慢扭轉局勢。不過說到最吸引之處,卻是遊戲帶給他的成功感,「一個好大嘅場地坐滿觀眾,online仲有百萬人睇,只為看你打機,有精采鏡頭觀眾都會好似睇波有入波時咁歡呼吶喊,嗰種成功感,唔容易喺日常生活體驗到。」樂仔坦言以全職電競選手為目標,夢想是出戰世界賽,家人朋友在台下打氣,但目前家人對打機頗為反感,自己一天只能練習約兩小時。
15歲小朋友躊躇滿志說夢想,或者有人覺得太理想化,但其實樂仔自知電競難作終身職業。「電競選手一般到廿多歲就會退役,外國選手不打比賽還可做直播賺錢,但喺香港,好難到咗三、四十歲仲靠打機生活。」所以樂仔在比賽之餘仍不會放棄學業,也承認打機對學業有影響,但正因電競生涯難以長久,他希望趁年輕追夢,有機會也願意到海外出戰。

樂仔(右) 
《LoL》玩家

Logitech G Tournament 會選出三隊出戰電競節決賽,和台灣隊伍角逐冠軍6萬元獎金。

女玩家 真機迷

近年港台出現不少電競女子隊,除了打機技術外,外表也是機迷關注焦點,19歲的陳嘉靖(Kaching)是其中之一,她說自己是真機迷,自小喜歡玩網上遊戲,更玩了《LoL》三年,技術未必頂級,對電競和遊戲的熱誠卻不輸男生。「打機其實好有學問,《LoL》係一款五對五遊戲,唔只要熟自己隻英雄,仲要留意隊友同對手,要熟晒所有角色嘅特性,仲要留意比賽中對手用乜裝備,見招拆招。」甚至會和球迷一樣,追看外國隊伍的直播賽事,也有最喜歡的選手,「打《LoL》一定識韓國選手Faker,佢曾經講過話乜對手都唔驚,最驚有自信嘅玩家,我覺得講得好啱,打機同做人都要有自信。」
上年Kaching和幾位女生在贊助商拉攏下組成了Girls HK女子隊,也曾在女子比賽中獲佳績,但Kaching認為自己技術不如男生厲害,「男仔打機較耐又專注,女仔會花時間喺扮靚上,最大問題係大家都係學生,好難夾時間練習。」她希望香港能有更多女子組比賽,讓喜歡打機的女生一展所長。身為愛打機的女生,身邊朋友有何看法?Kaching覺得都只是一門興趣,像女同學追韓星,自己鍾情打遊戲機罷了,挑選男朋友的話也可能會選機迷優先,起碼不會打擾她打機。電競對Kaching來說是興趣,日後打算從事相關工作,例如參與遊戲活動和當遊戲直播主持,不會為賺錢打機,「有遊戲廠商要求合作,如果不是自己喜歡的遊戲多數都不會考慮。」

Kaching 
《LoL》玩家、遊戲直播網站Twitch直播主持(id:life_Kaching)

Kaching是遊戲直播主持,在網站Twitch打機讓人觀看。

上年在贊助商招攬下成立的Girls HK,曾參加CGA舉辦的女子比賽。左二為Kaching。

前職業選手 月薪僅$4,000

21歲的李肇軒(ReD)是香港首批職業《LoL》電競選手,在2013至2014年先後效力HK Attitude和CGA LEGENDS兩支隊伍。入行條件很實際,打得叻排名高,就被人賞識。「當年同隊友組隊打比賽,試過代表香港去拉斯維加斯出賽,當時雖慘敗,但更加想挑戰高手。香港有贊助商成立電競隊伍邀請我入隊,港澳台排名前十左右。」
電競選手的生活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和殺手一樣神秘,當時ReD的團隊也效法外國電競隊伍,租下了一個單位給團隊生活和訓練,行內人稱為gaming house。打機訓練其實和返工差不多,每天練習七小時,在gaming house的生活例如食飯和教練開會等也有時間表,每星期放假一天。最多人關心的自然是薪金,不計獎金只計底薪,是一個月4,000港元,ReD笑言比最低工資還少,他卻沒有抱怨,當其時甚至極少放假,情願加操,「要達到職業選手水準,一日可能要訓練10小時,要專心訓練同培養隊員默契,gaming house好重要,香港土地問題難搞,待遇未如理想都有原因,好感激當年團隊給我一個追夢機會。」
捱得住刻苦生活,卻敵不過年齡,ReD在20歲時決定退役。「一個電競選手黃金年齡係16至23歲,之後反應開始慢,專注力會下降。到了20歲,我覺得要諗吓將來。」ReD更指當年DSE後選擇當電競選手放棄學業,令他和家人關係緊張,遂退役重考DSE。目前ReD修讀高級文憑,間中亦會兼職當電競教練,他鼓勵後輩追夢,但如果到了一定年齡也未見成績應考慮放棄。至於自己月賺四千的電競生涯,他沒後悔浪費光陰,「有時會諗如果冇放棄,會唔會打得更好打入世界賽呢?不過冇得返轉頭嘅。」

ReD 
前職業電競選手

ReD目前是兼職電競教練,到學校或社區中心教導電競選手。

HK Attitude和CGA LEGENDS為最早期的香港電競隊,現已解散。

《街霸》高手 自費儲分

《街頭霸王Street Fighter》(《街霸》)不好打機的人都聽過,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香港有世界級的街霸好手?Human Bomb(Jonny Cheung)曾多次出戰世界各地的街霸大賽,上年為官方大賽Capcom Cup的第9名。他直言香港玩家難有條件當全職電競選手,以《街霸》為例,Capcom Cup的冠軍獎金為12萬美元(約93萬港元),但要出戰就要先在各項官方認可的地區比賽累積積分,而香港,全年只有即將舉行的電競節大賽計分,Human Bomb上年曾得到加拿大電競公司Canada Cup Gaming的贊助,但大部份時間都要自費參加海外比賽,金錢和時間的成本極高。要成為贊助選手,方法都是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不過本地賽事不多,贊助商更是少之又少,玩家難以靠此一戰成名,但沒有贊助又如何參加海外比賽?最後又變成了有雞先還是蛋先的問題。
對於《LoL》選手面對的年齡問題,已有七年大型比賽經驗的Human Bomb並不太擔心,他認為《街霸》比賽講求戰術。「比起反應,格鬥遊戲更講求捉心理,尤其係《街霸V》系統改咗,更加似猜包剪揼,心理質素同埋熟悉對手套路更為重要。」在有一定的技術基礎下,毋須好像一般人所想般煲機狂操,平日主要相約認識的海外好手訓練一至兩個小時已經足夠。
儘管Human Bomb在《街霸》界已有一定名氣,但電競界競爭激烈,今年7月舉行的世界最大型格鬥遊戲比賽EVO 2016中,就有5,000名《街霸》參賽者,要在當中脫穎而出取得佳績並不容易,贊助商的支持也難以長久,所以Human Bomb除了作為選手,也會在網絡上當遊戲直播主持,最近與內地網站「火貓」簽約,收入不便公開但也有固定薪金。「遊戲直播喺世界各地都好盛行,不過香港始終比較少人睇,台灣或中國市場就較成熟。」

Human Bomb 
《街頭霸王》電競選手

Human Bomb在上年的Capcom Cup 2015中拿到第9名佳績,個人最佳成績是EVO 2012,取得第5名。

《街霸》是電競另一大勢力,Capcom Cup 2015冠軍獎金加碼至12萬美元。

電競選手點入行

目前在香港地區,以《LoL》的電競環境最為成熟。《LoL》的官方職業電競聯賽稱為League of Legends Master Series(LMS),像足球聯賽一樣,循環作賽計算積分。選手除了月薪規定為不低於26,400台幣外,還有比賽獎金,冠軍達150萬台幣,待遇不算是豐厚,不過如能在季後決賽中取得頭兩名出戰世界賽,就有出頭天,冠軍獎金達100萬美元。在2012年台灣隊伍「台北暗殺星」就爆冷奪冠震驚電競界,隊伍中還有香港傳奇選手Toyz。雖然LMS是港澳台地區聯賽,但賽事只在台灣進行,由香港公司HKEsports贊助的HKE是參賽隊伍之一,隊中Wind及Gear是香港選手,今季的戰績為第4名,有資格打季後決賽,可參與在8月21日於香港亞博舉行的LMS香港站決賽,屆時將定出出戰世界賽的兩支隊伍,是電競界一大盛事。至於非贊助選手可以在香港參與的賽事,是較LMS次一級的聯賽ECS和其他業餘比賽。ECS以線上比賽方式進行,打進頭兩名還可以和LMS成績最差兩隊打升降賽,有如足球聯賽的升降班制。
其他遊戲就更難登職業之途,以Human Bomb為例,過往是自費參加比賽,例如每年7月舉行的EVO大賽,只要付參賽費和自付機票、酒店食宿,一般人也可參加,所以才出現5,000人混戰的情況。
總括而言,香港玩家有途徑成為職業電競選手,但必須到海外全職工作或參加比賽,尤其因為電競選手都十分年輕,選手多數會選擇停學入隊,代價很大。不過正如運動員一樣,趕在黃金年齡完結前追夢那份心情,或許只有當找到一份可全情投入的興趣時,才能夠感同身受。

LMS的決賽會分為在台灣站和香港站舉行,好比大型球賽般哄動。

電競節有《LoL》、《街霸》外,還有《Rainbow Six Siege》(圖)。

《街頭霸王V》是比較熱門的電競項目,但香港的比賽不多。

場地提供:Cyber Games Arena、i-ONE網吧、The Wave

記者:司徒港燊
攝影:楊錦文、徐振國、梁栢鈞
編輯:謝慧珊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