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界候選人的四個核心立場(周光暉) - 周光暉

專業界候選人的四個核心立場
(周光暉) - 周光暉

最近七十年代留英同學聊天室轉來一段蘋果電腦創辦人Steve Jobs臨終前叫人記下的遺言:「世上最貴的床是病床。財富可使你買到很多東西,但買不到代你生病的替身。現在我每天躺在病床上只望見床邊助我人工呼吸儀器的綠燈……」Jobs說完這番話後不久便離世了,當時他只56歲。
這段短片令我聯想到醫生及護理人員的貢獻,社會責任,對公眾利益的重要性,及早前醫委會改革法案在立法會二讀時連天拉布的不可接受過程。
拉布過程中醫學界議員梁家騮亦嘗試引用議事規則將草案付與一個專責委員會審議,這動議遭已煩不勝煩的議員以40票反對、15票贊成否決。投反對票的議員亦包括一眾民主黨議員,相信他們投票的取向考慮了連天拉布行為已引起極大的公憤,並以公眾利益凌駕於專業利益的衡量而投反對票。
然而,投贊成票的包括5位專業界別的議員,除梁家騮外有會計界梁繼昌、資訊科技界莫乃光、教育界葉建源及法律界郭榮鏗。這表現出他們以維護專業利益為首而把黨性凌駕於公眾利益上!
傳統上以醫生為首的三師(醫師、律師、會計師)受到社會的尊敬及羨慕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今次代表醫學界議員的表現及拉布行為把「專業」從崇高的道德高地拖了落山,不只令眾多有社會責任及使命感的醫生蒙羞,亦令其他界別的專業人士包括本會計師覺得慚愧。
當前立法會選舉在進行中,各專業界候選人需主動地把政綱及理念向界別選民及公眾利益發表。經此一役,他們亦應表態說明在大是大非情況的核心立場:1、公眾利益應否凌駕於界別利益上?2、當公眾利益與界別利益有明顯衝突時,他們的投票取向應怎樣?3、當其他專業界別面對同樣問題時,他們的投票取向將會是怎樣?4、公眾利益應否被所屬政黨的立場凌駕?

專業組織架構凌亂

隨着社會的文明,公眾利益的要求及專業團體的膨脹及複雜化,社會及專業人士對專業自律的看法自有差異及爭議。醫委會組成需添加更多非業界社會人士是近期的導火線,而律師會建議由兩所大學舉辦執業試轉為公會舉辦近期亦引起爭議。
此外,專業公會的管治架構,如理事會加入業外人士來監察運作亦是多年來的發展領域。然而,步伐並不一致。兩極化來分析,大律師公會及律師會的理事會均沒有業外人士代表公眾監察。反之,會計師公會則遠於2004年已自發地在兩位官守理事外增加4名政府委任的業外人士參與管治。響噹噹的業外人士如周文耀、周松崗、高靜芝、馮孝忠等都先後參與公會的管治。另外,就上市公司核數工作出問題的調查責任亦已由公會轉至財務匯報局多年,而專業操守出問題的紀律聆訊亦已由過去一拖十幾年及個別被控人士及事務所利用司法覆核程序拖延聆訊大大縮減到兩年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公會亦就較輕微的紀律聆訊加入簡化的Consent Order程序,使被告可認罪、受譴責、罰款,但不停牌或除牌。
以上描述不同專業團體的管治及紀律聆訊架構五花八門,凌亂不堪,各功能組別候選人應有有關的立場及政綱。
另外,來日行政長官候選人的政綱亦應就上述提到的專業自律及管治問題有所取態。在一人一票選特首已甩轆的前提下,1,200名選委中有四分一仍會是專業人士。這數目不能忽視!

周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