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政治形勢相當詭異。曾鈺成、曾俊華相繼打破沉默,表達對特首之位的興趣。林鄭月娥亦動作頻繁,以鴨子划水的方式,向政經各路人馬試探入閘可能性。雙曾在立法會選舉前表態,時機恰好,讓特首選戰提前開跑,把換特首的議論,維持在一定溫度。
雙曾一唱一和表態之後,從正路看,輿論除了繼續關注立法會選舉,焦點理應放在特首選戰的部署與競爭。豈料突然出現粗暴封殺港獨參選人的決定,特首選戰的討論,頓時銷聲匿迹。
梁天琦等被封殺後,輿論焦點都集中在港獨這個被建制嗤之以鼻的假議題,獨派人士更破天荒搞了第一次以港獨為主題的政治集會,而一些勇武的鍵盤人士,更在社交媒體恐嚇選舉主任,甚至寄出內藏刀片的恐嚇信,引來警方勞師動眾,上門拉人。登時,港獨鋪天蓋地,政治烏雲密佈。
即使鮮明反對港獨的泛民、律師、學者和評論員,對粗暴剝奪港人政治參選權的荒謬決定,蜂擁口誅筆伐。無分港獨不港獨,這是港人政治權利、香港核心價值的保衞戰,但對有心挑起這次爭議的幕後黑手來說,就馬上升級成港獨與反港獨的鬥爭。
政務主任,被視為治港的政治尖子,對所有政策和措施,一向心思縝密,考慮周延,但今次由選舉主任出手封殺港獨分子的做法,卻是漏洞百出,標準前後不一,似乎是故意留下選後提出呈請的理據與把柄。
為何主張港獨拒簽確認書的可以入閘?為何提出建國後又轉軚的可參選?梁天琦表示改變港獨立場又補簽確認書,卻又被拒諸門外?幾重標準矛盾重重的做法,固然令人費解,更重要的是,這些港獨候選人異口同聲,會在選舉期間繼續宣傳港獨。張曉明已代表中央表達「不容許立法會選舉成為宣傳港獨的平台」,今回豈不違抗了這最高指示?
選舉主任是故意「甩轆」,或是睇漏眼,我不是他們心裏條蟲,實在無法回答。但看看客觀的政治效果,如果主張港獨建國城邦的參選人全部被封殺,可能會引起一陣激烈反彈,但維持不了多久,便會逐漸平息。若然走漏了三數個港獨分子,可以參選立會,港獨建國的聲音就會留在整個立法會選戰的每個角落,到時政府可以繼續出招對付,輕則由官員公開抨擊候選人的港獨言論,甚至指控發表虛假聲明,把他們告上法庭。這樣,就可繼續維持對港獨的鬥爭溫度。
選戰完畢,呈請開始,曠日持久,港獨議題又繼續升溫。屆時,特首選舉開始醞釀,特首選戰始終離不開港獨議題。強硬路線才鎮得住港獨,反港獨鬥爭,將成為特首選舉的主旋律,今天出現的詭異現象,一切,似在為這個主旋律鋪路。這個主旋律對誰最有利,大家心知肚明。
吳志森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