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有獨派團體為了抗議特區政府褫奪多人的參選權而舉行公開集會,除了繼續譴責選管會及特區政府濫權粗暴外,相關團體包括民族黨更不斷高喊香港必須獨立的口號,呼籲與會者參與爭取獨立的抗爭。根據大會的估算,參加集會的人數可能過萬,而警方則指高𥧌期時在添馬公園現場的參加者有二千五百人。按以往的情況,主辦單位一般稍為高估參加者數目而警方則會低估,實際上參與今次獨派集會的市民大概在四、五千人左右。
運動具一定政治能量
以集會的人數及規模計,添馬公園的獨派集會規模不算大,跟反國教時十萬人集會或七一遊行至少七、八萬人相差甚遠。但從香港政治發展來說卻是有相當重要性的一頁,任何人都不能掉以輕心。
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前途問題出現以來,香港獨立這個選項及議題一直停留在政治議程外。偶爾有個別人、團體提出這樣的可能性,但基本上停留在學術、政治討論的層次,而且很快就無疾而終,討論不下去。畢竟,現實政治上中、英兩國都拒絕或大力遏制這方面的選擇,一般市民不管是基於現實政治考慮或代價太高也不支持這目標,有能力的人則情願選擇以腳投票移民外地,希望避過政治及主權過渡的衝擊。
回歸以來儘管政治矛盾激化,管治情況一直欠佳,但市民及政治團體的訴求依然以改革政制,爭取雙普選為目標,希望透過落實真正的民主政制一方面維護高度自治,另一方面透過選舉及體制內的互動解決社會的深層次矛盾。不管在反廿三條的行動還是爭取民主的集會上,爭取獨立或把獨立作為選項的訴求並沒有出現,一國兩制依然是大家認同接受的憲制安排。
但到現在回歸二十年的前夜,對一國兩制這套安排的信任及信心跌至低谷,爭取獨立的聲音逐步但確切的冒起。先是有人開始在集會高呼相關口號,接着有人組織以獨立為政綱的團體,還有人以此為選舉政綱。到上星期更有多個團體以此為號召舉行集會,並有數千人參加。從原本極少數人偶爾參與的學術、政治討論到變成有組織並開始有一點群眾基礎,有一定的支持者,香港獨立這個議題顯然已突破政治禁區,將會長期在社會上存在。獨派也不再是僅限於少數年輕人或激進人士的空想,而是有一定政治能量的運動。
試想想獨派集會當天警方佈防可說是五步一崗十步一哨,要進入集會場地大有可能被警察查問,又被警方的便衣人員拍攝樣貌作為資料存檔,未來更可能有這樣那樣的麻煩。但依然有數千人冒着風險出席集會,有的還帶同年輕的子女,這就說明獨派的訴求有一定的支持,而且支持者決心不少。
京侵蝕兩制壯大獨派
暫時來看,真正支持港獨的當然還是少數,大部份對現狀深感不滿的市民不管是基於現實考慮或是感情原因仍然接受一國兩制作為基本憲制安排,仍然對透過體制內抗爭保持兩制差別、保持高度自治抱一點點寄望。只是,這一點點寄望未必能長期維持,甚至可以崩潰得很快,因為北京當權者到現在還不明白回歸近二十年來犯了甚麼錯,不明白過去十年強力介入香港內部事務,加強對香港控制所造成的傷害;因為北京當權者還不願接受任命梁振英這只懂分化撕裂社會的人當特首所造成的破壞。更因為北京當權者更不知道扼殺雙普選,拒絕讓港人建立真正民主制的禍害。而當體制內的溝通與抗爭繼續毫無結果,當《基本法》的承諾變成廢紙的時候,市民對一國兩制將徹底失望,要不是再次以腳投票就是轉向尋找其他選擇包括爭取獨立。
顯而易見,獨派力量開始在港落地生根是北京當權者一手促成,而只要北京執迷不悔,繼續侵蝕兩制及香港的高度自治,繼續容讓像梁振英這樣的人管治香港,獨派力量進一步壯大將是無可避免的事。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