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里約奧運第三個比賽日,小記已發現一樣或許眾多運動員仍未發覺的事實:不怕碰上世界第一,更怕遇到東道主巴西的選手;若然真的狹路相逢,那麼整個比賽可能都會是噩夢。
巴西是歷史上首個主辦奧運的南美國家,作為主辦國理應每個項目確保有至少一個比賽席位。巴西人口眾多,更是足球王國,一般民眾都熱愛運動。走訪過劍擊館及乒乓球館的賽事後,就更加肯定巴西人對運動的熱愛,以及對國家的支持程度到底有幾高。
主場觀眾噓爆對手
當然,支持自己的國家和熱情奔放的性格絕對不是一件壞事,但在大型運動會的比賽,對於其他國家的運動員絕對是惡夢的開始。正如香港劍擊代表張家朗,在16強面對世界排名66位的巴西劍手古希美托度,在領先的情況下,被現場的觀眾以震耳欲聾的打氣聲及噓聲影響,更聽不到裁判的指示,最後心態及發揮均不及平日,最終飲恨出局。
同晚乒乓球代表唐鵬在男單32強同樣面對東道主的卡達蘭奴,現場的歡呼聲更加誇張。據在場義工指,乒乓球在巴西的受歡迎程度很高,所以入座率都有八成,而乒乓球館約有6,000個座位,大家可想像到當中的震撼程度。他們會像足球賽般玩人浪、局與局之間唱歌,猶如開派對。小記站在看台上,感到座位也震,可見音量有多強勁。
難怪今次里奧,運動員漸漸發覺自己最怕遇上巴西選手,以及場內數以千計的巴西觀眾。記者:盧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