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古典精神 - 喬靖夫

奧運古典精神 - 喬靖夫

老實說我不是甚麼奧運迷,也不想四年一次才突然對某些運動競技表現關心並且侃侃而談。當然,偶爾看到某些項目還是不免為運動員表現的力與美讚嘆,對於香港運動員亦會因感情關係而格外留意。我想觀賞奧運本身就是這樣吧,好像去吃一個菜式繁多的自助餐,隨便挑自己喜歡的去嘗就可以。

我最關心的項目自然是男子籃球,但也是幾乎最沒有懸念的一項。美國隊雖然有頂尖NBA球星如勒邦占士和史堤芬居里等缺席,但以現時陣容而言,其他國家隊要撼動其霸權可謂千難萬難;看美國隊,說穿了還是為了看NBA球星雲集表演,而又比全明星賽認真而已。
各國隊伍雖然幾乎必敗,而且碰上美國,相信不只一隊會如中國隊般大敗,但我半點不會覺得他們是失敗或難看──想想有多少國家隊拼了命都無法擠進這奧林匹克殿堂,都沒有跟美國正式交手的機會,能搶到這張奧運入場券,在一個角度來看已經是勝利者,實在沒有去嘲諷他們的理由。

國家運動在現實裏當然牽涉政治,但我顧慮的永遠都是運動員本身,不管他們來自那個體制。以前我在另一專欄裏寫過,不太喜歡一些體育節目評述,因為支持本身國族的隊伍或選手,而為對手的失手歡呼欣慶。我心目中理想的競技,不單純是零和得失的遊戲,而是各方都發揮出實力而決出最強者。我相信古希臘人每次停止戰爭,舉行奧林匹克競技去尋找人間英雄,那股精神亦是如此。文:喬靖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