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樂視、Netflix等OTT(over the top)網絡電視爭相在港插旗,除了大台TVB(511)主導的免費電視受影響,收費電視更是首當其衝,年初更有業界更揚言,兩間收費電視有線電視及Now TV「最多只有三至四年壽命」。
同時營運免費及收費電視的大台,今年大力推廣OTT服務,聯同香港寬頻力谷的「myTV SUPER」更可謂「半賣半送」。在原有的寬頻價錢上,客戶基本上可謂免費任睇「myTV SUPER」,而TVB總經理鄭善強更說得坦白,「OTT電視發展成熟後,或會淡出現有收費電視業務」。
有線電視或賣盤
除了大台,同樣擁有免費、收費以及OTT電視的電盈(008)則主張三線發展,董事總經理施立偉早前接受訪問時表明,公司定位是綜合媒體旗艦,表明無意放棄Now TV。他認為,兩者的目標客群並不相同,又指Now TV的範圍比OTT更廣闊,包含體育、娛樂、新聞及生活節目。他指,數據上未有顯示Viu蠶食Now TV原有客戶。反而Viu的客戶中,九成都是Now TV的客戶,認為足證兩者可以並存。
另一方面,蝕足八年的有線寬頻(1097)似乎無心戀戰,旗下有線電視更有可能轉手,早前就已經傳出「紅底商人」南海控股(680)主席、《香港01》創辦人于品海有意收購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