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奧運隊又紅又黃的制服被有識之士嘲諷似番茄炒蛋,鄧達智的微博據說還因此遭方丈河蟹,真令人啞然失笑。醜樣到咁,換件衫有何難,掩耳盜鈴隻手遮天等等法西斯招數,在民智已開的今天早就證實行不通,若要人不唱,除非己莫為,連這種芝麻綠豆也費氣力打壓,那些小秘書大秘書是否得閒到食飽飯等屙屎?講到綠,我倒省起源自廚房的形容縱使妥貼,卻嫌漏了一個重要細節:既然領帶頸巾點綴醒神的翡翠色,應該鄭重聲明「加葱」呀,如此忽視設計師的心血,太抵打了。王家衛在關於紐約大都會《鏡花水月》展覽的紀錄片,不是說「中國並非沒有美學,而是早被摧毀」嗎,何必在全球直播的節目高調示範,若果真係唔知應該着乜,起碼男隊員打大赤肋上場好了,運動員驕傲的肌肉就算被人笑似煙肉火腿,也可以名正言順頒贈「酸葡萄」的罪名給是非精。
家衛先生又話,「回顧不代表念舊,前進的唯一方式是記得自己的過去」,真是至理名言,其他人講你不妨「哦哦哦」支吾以對,以身作則享譽國際的導演出到聲,等於塞錢入你個袋,千萬千萬珍惜。那晚看京劇院一團接近完美的《楊門女將》,我不期然想起他這兩句話,其實美學在中國舞台七零八落,也不過是文革之後的事,五十年代百花齊放,雨後的戲曲大規模文藝復興,也還真能保持新與舊的美妙平衡,越劇《紅樓夢》崑劇《十五貫》京劇《楊門女將》都是教人振奮的例子,甚至那八齣樣板戲,撇開意識形態不談,美藝上也仍然未曾失格,點解會每況愈下搞到潰不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