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宗 微創同步換兩心瓣伊院助77歲婆婆改善呼吸困難

全球首宗 微創同步換兩心瓣
伊院助77歲婆婆改善呼吸困難

【本報訊】心瓣能防止血液倒流,但感染及年紀大等原因可致心瓣退化。伊利沙伯醫院引入微創換心瓣技術,今年6月更完成亞洲首宗「導管三尖瓣中瓣植入手術」,病人因風濕性心臟病已換了人工二尖瓣及三尖瓣,惟人工三尖瓣再退化,出現心衰竭症狀需再做手術,方法是以導管將微創心瓣帶入心臟,放置在原先人工心瓣上,然後再因應病情進行主動脈瓣置換,即兩個置換心瓣手術同步進行,為全球首次。
記者:嚴敏慧

心臟有4個主要心瓣,分別是主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及肺動脈瓣,心瓣張開時讓血液流過,關閉時防止倒流,令血液可正常地循環全身。惟年長、感染等會令心瓣退化,導致心瓣疾病。

77歲的岑婆婆患有風濕性心臟病,10多歲時因嚴重感冒,細菌入心破壞心瓣組織,曾做手術擴充心瓣,但其後仍出現嚴重二尖瓣及三尖瓣倒流,1998年接受金屬二尖瓣置換,2007年再做生物製三尖瓣置換。但約兩年前開始有無力等病徵,近半年症狀加劇,出現呼吸困難、輕微下肢水腫等心室衰竭病徵。
「瞓覺要用3個枕頭,但半夜都會唞唔到氣醒」,由於心功能差平躺時肺易積水,她經常要起身望天光。其子蔡先生指,媽媽睡眠很差,導致日間沒有精神,經常會對他們抱怨「好辛苦」,說話也沒聲沒氣。岑婆婆較早前接受心臟超聲波檢查,發現三尖瓣再嚴重狹窄及倒流,主動脈亦有中等至嚴重狹窄,但醫療評估指她不適合做開胸手術,亦無藥物可以治療,醫生估計她的心臟可能於兩年內失去功用。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3D打印模擬手術

岑婆婆經轉介到伊利沙伯醫院再評估,醫生認為她可以進行經皮導管三尖瓣中瓣植入術。該院心臟科顧問醫生李耿淵指出,手術是以微創進行,利用導管將支架連同微創心瓣,從腳血管帶到原先人工三尖瓣位置,再用球囊泵氣將支架擴張,令新心瓣取替舊心瓣功能。手術為亞洲首次,事前要利用三維打印,製作病人原大心臟模型,無數次進行手術測試,「試吓邊個位入好啲,點擺個支架最準」。三尖瓣手術完成後,醫療團隊為病人即時評估,發現因血流暢通,令主動脈瓣狹窄情況加劇,需即時進行「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整個手術歷時近4小時,兩個手術同步進行更為全球首次。
岑婆婆住院7日已可出院,現康復理想,面色較之前大有改善,早前回醫院檢查,更可不用枕頭平躺逾半小時,未有出現呼吸困難。李指,每年有2至3宗植入人工三尖瓣病人出現心瓣狹窄及倒流問題,料可受惠於新手術。

手術以導管將微創心瓣從腳血管帶到三尖瓣位置;圖為微創心瓣。

醫療團隊用3D打印製作病人心臟模型,作術前模擬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