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朝七任總理臉譜 (專欄作家 孔捷生) - 孔捷生

紅朝七任總理臉譜 
(專欄作家 孔捷生) - 孔捷生

習李失和人盡皆知,眼看「大必克強」,只不過北戴河會議一再延後,這幕宮鬥劇還保留着些許懸念。如李克強下野,他將會是最易被遺忘的總理。
由此說到紅朝六任總理,臉譜最為複雜的周恩來卻口碑不墮,固然有毛時代的黑暗為襯托,但起碼要承認他內外公關能力最強。第二任華國鋒能留名不是當過總理和主席,但無論如何他留名了。第三任是有仁政的趙紫陽,他與有德政的胡耀邦開創了新紀元,痛哉這個時代結束得很慘烈。第四任李鵬臉譜最簡單,說奸惡都抬舉了他,他的平庸智商離奸字還差得遠,他的遺產只有六四和三峽,兩樣都不是好東西。朱鎔基能力魄力均不俗,至於「準備一百口棺材」懲治貪腐無法兌現,那是體制之癌,誰也無力回天。
總論之,華國鋒與李鵬臉譜最簡單平面,趙紫陽與朱鎔基則比較豐富。說到溫家寶則要多費筆墨,清洗趙紫陽舊班底時他何以全身而退,這留待日後解密揭秘。但逆向淘汰後朝中庸人成堆,溫家寶反顯得最有公關能力,「影帝」綽號雖刻薄,卻要承認他掛在嘴巴上的美麗空話,畢竟比同朝官僚假話廢話要好聽。
若論溫家寶在影帝台詞之外還有讓人記得的實績,大致有幾件──汶川地震時他星夜趕赴災區,對比天津塘沽大爆炸,近在咫尺的黨中央僅去了個劉延東,李克強災後4天才抵達,習大大呢?再者溫寧去玉樹震區親民也不去為上海世博捧場,也不給三峽紀念典禮捧場;五四青年節到北大講科學民主,而胡錦濤口中的五四傳統是「愛國」;溫家寶在北大食堂戳穿假群眾把戲,「我一來,就把學生關在樓裏不讓出來」。反觀李克強去北大竟用特警梳篦式搜索未名湖水底,在校用餐又出動特供餐車,這比起習大大曾經的包子秀都不如。
溫家寶多次談普世價值,談社會公平和正義,說自由平等博愛是人類的共同追求。言談一再受到黨報軍報的猛烈攻擊,中國社科院院長兼黨組書記陳奎元在《人民日報》怒斥普世價值說,而溫家寶所謂「讓人民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的論調,也遭到軍方猛轟,《解放軍報》發表兩會述評《軍隊委員熱議「尊嚴論」,國家強大才是硬道理》,那些軍隊代表質問:「頭上挨炸彈,還談何尊嚴?」「尊嚴是靠實力說話的!」

溫家寶表演成份太痕迹

溫家寶既被稱為影帝,其表演成份的確太着痕迹。然而正是他才使得那些詞彙還能勉強存活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到習朝已毫不留情地將之視為政治垃圾。極左毛派的「烏有之鄉」那群人深諳文革慣技,竟查證出溫家寶從來沒唱過紅歌,沒有引用過半句毛語錄,沒有瞻仰過毛故居和陵墓,豈是「不要忘記老祖宗」、尊崇紅色經典的習近平可比。
溫家寶的家族財產看似是其死穴,但權力大樹下誰不摘取唾手可得的果子?溫的罩門不是金山銀山,而是拿下薄熙來時他在兩會表態,指薄違反黨《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亦即指重慶模式的文革回潮的極左性質。這首先不是薄案中央定性文字結論,其次也應由胡錦濤去講,素無擔當的胡迴避,溫便僭越了。試想如今習朝所為和薄幾近雷同,甚至有過之無不及。作如是觀溫家寶危矣,更兼家財萬貫,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令他再也不敢妄議了。


孔捷生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