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位八十後孖仔崔氏兄弟,哥哥Haze和弟弟Long,在2014年開設了facebook專頁「奶茶通俗學Milktealogy」。在兩年多以來走遍全港十八區、大街小巷,到處品賞奶茶,為的就是呷一口當中那份人情味。
原本兄弟二人曾在前為「綠屋」的灣仔動漫基地開設工作室,從事動畫設計、電影後期製作。當他們奶茶癮「發作」起上來,就會到樓下的豪華㗎啡茶廳飲奶茶。甚至開工前也要飲一杯來提一提神,才能夠專心工作。一天至少一杯奶茶,有時更上喝上三、四杯,自言以「奶茶愛好者」來形容自己實在太過斯文,要用上癮才對。
在芸芸的茶餐廳食品飲品當中,他們選擇了奶茶做創作,全因要代表香港茶餐廳文化,一杯奶茶就夠。突然有天忽發奇想,想用奶茶作為一個引子,開始了一個茶餐廳研究,成立了facebook專頁 - 「奶茶通俗學」。本來想以有關奶茶的連載漫畫做創作,但卻發現太難令人理解,轉以用圖片、插畫、和以幾格漫畫來表達,用通俗、貼地的方式讓人了解香港的茶餐廳文化。
在到每一間茶餐廳之前,都要經過漫長的資料搜集,除了上網外,更會特意走訪該區,看看那間茶餐廳到底在服務哪一群人、茶餐廳背後的故事。不單止會坐下喝杯奶茶,更會和四周的食客、伙記聊天,細聽食客們與茶餐廳之間的故事。他們說有時候自己像個記者,把過程中每個細節記下,整合成一篇報道,再放上專頁分享。專頁上更有會食評,以賣相、香味和熱度等七個元素作為奶茶的評分準則,但兄弟二人就強調,味道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當中的人情味。
在經營專頁的過程當中,他們視專頁為一個交流的平台,最大的得著就是能與各個高手過招。當他們分享有關茶餐廳文化的資訊時,不時會有其他網民對有錯的資料作出糾正,令自己增長知識。雖說兄弟二人喝過無數杯奶茶,但從來不會自稱做專家,自言是一個永遠的茶客,總是欣賞各個沖茶師傅沖出來的奶茶。
創作了兩年多,同時也讓他們見證著社區的每個變遷。許多小本、家族式經營的小店被以保育的名義迫遷,取而代之是一式一樣的大型連鎖茶餐廳。大財團的壟斷,令到昔日的經驗老到的沖茶師傅變成一部部沖茶機,感嘆多年來小店的苦心經營都被起土機掘去得蕩然無存。
「最看不過眼的是,今天去完的茶餐廳,明天就會消失,甚至有時候未去就已經消失了。」兄弟二人感概,為何香港制度化的冷血,會與香港人應該有的人情味成為了一個對等的關係呢?
記者︰陳麗萍
攝影︰彭志行、邱仲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