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於油塘走失的非洲灰鸚鵡,因羽毛主要為銀灰色而得名。牠被譽為世界上最聰明雀鳥之一,智力及推理能力可達人類5歲小童程度,是最受飼養者歡迎的中大型鸚鵡之一。
灰鸚鵡飛走不時發生,故不少主人都選擇定期「剪羽」令牠們無法飛走,但這會令鸚鵡痛楚兼可能令其有心理問題,如啄自己羽毛或狠咬主人。不少愛鳥人士反對剪羽,認為應偶爾容許灰鸚鵡飛翔較人道,但在此之前應先教懂牠們聽從指令。
生活於野外的灰鸚鵡壽命可達40至50年,體長約由28至39厘米不等,多屬群居,一般是素食,但有時也會吃昆蟲或蝸牛。雖然牠體羽呈灰,但視乎品種,尾羽可呈紅、黑或深褐色,一般灰鸚鵡長至2至3歲便可獨立,3至5歲成熟,採一夫一妻制。
記者陳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