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餵哺更易上奶

多餵哺更易上奶

【本報訊】新手媽媽「唔夠奶水」、「上唔到奶」原因眾多,兒科專科醫生譚婉珊表示,媽媽與嬰兒「埋身」餵奶時間不足,加上本身少飲水及少休息也會減少製造母乳,導致奶水不足。餵母乳姿勢不正確及媽媽有乳頭凹陷問題等均會影響餵哺過程,建議新手媽媽產前可參加餵母乳講座,避免臨急抱佛腳。

飲水少礙造乳

譚指,媽媽上奶需要時間,可以介乎1至4日,時間因人而異,但嬰兒埋身啜奶時間越多,成功上奶機會越大,建議每日埋身餵哺10至12次,每次保持15至30分鐘。飲水不足、太疲累、情緒緊張或不開心都會阻礙母乳製造,故媽媽每日要飲水8杯水以上,保持足夠休息及心情開朗。
乳頭凹陷令嬰兒難以吸啜,譚建議產前先處理此問題或使用揼奶器。餵奶姿勢不正確不但影響母乳餵哺,也會令嬰兒咬傷媽媽的乳頭,若餵哺姿勢正確不會出現痛楚。
嬰兒脫水也可能與不懂吸啜有關,如「啜奶唔夠力」,但究竟是媽媽奶水不足抑或嬰兒不夠力吸?譚稱可做一個小測試,媽媽在餵哺後揼奶,若能揼出多於1安士代表奶水足夠;若嬰兒仍有脫水症狀,反映嬰兒或有吸啜困難,要多嘗試讓嬰兒熟習或找專業人士協助分析餵哺及吸啜姿勢是否正確。嬰兒若能正確吸啜人奶,媽媽餵哺後乳房會變鬆及揼出偏白色的後乳。
媽媽若揼奶量少,未能提供嬰兒一餐需要的份量(因人而異),或嬰兒餵哺後很快便肚餓,加上嬰兒有脫水症狀,即反映媽媽奶水不足。
■記者梁麗兒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