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
「炒房」出身的滙控(005)舵手歐智華,擅長在盈利倒退業績「毫無睇頭」的劣勢中,營造焦點轉移視線令股價激起一點「漣漪」,今趟亦不例外。面對英國脫歐政經前景黯淡,集團突宣佈世紀回購,成功「撩起」港英兩地股價,有證券分析員形容,前日業績公佈是意外精彩的一次。回購背後最主要不是從股價是否已見底考慮,最明確訊號是在後金融風暴及脫歐時代,過剩資本已難找到合理高回報的再投資機會。
分析認為,過去從來「唔Buy」回購概念的滙控,今次出手,除了反映英國審慎監管局(PRA),對其資本水平符合巴三甚至巴四框架要求的認可外,未來國際大行將進一步走向資產收縮發展內斂的守勢格局,過剩資本現金充斥,形成回購空間出現。從歐智華在媒體電話會議內,數度強調滙控今日規模已比以前細很多,不再足迹遍佈全球,股數基礎應相對減縮可見一斑。
本港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後,一般都會註銷,減少已發行股本基礎,故可產生托價及提高每股盈利水平作用。若不註銷保留為庫存股份,則日後可以回流市場出售,但本港上市公司,一貫不獲准回購後作庫存股份,免增內幕交易甚至「造市」之風險,除非獲得豁免。由於滙控的主體監管及另一上市地英國,是允許庫存股份做法,故集團早年已獲本港聯交所授予豁免。
滙控今次回購股份後不會註銷,留為庫存股份,但可毋須派息及計算入股本基礎,原來集團早有部署,因3月1日滙控通告顯示,修訂准許其庫存股份,不納入每股盈利計算基準內,換言之即使股份不註銷,回購行動亦會減少滙控股數及提升每股盈利水平,但集團同時間又可減少派息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