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心戰:拒絕成功爭取 - 何安達

達觀心戰:拒絕成功爭取 - 何安達

平日,民政事務專員寧可在幕後周旋於區內各門各派,都不大願意站到前台跟政客直接過招。他們現在戴上了立法會選舉主任的帽子,卻不得不為政府操刀篩走部份被視為港獨分子的參選人。突然間,他們被迫站到了政治舞台射燈之下。
18區的民政事務專員由政務主任出任,屬首長第二級,官階並不算高。政務職系分七等,編制共有691個職位。頂點是18名甲一級政務官,他們位居首長第八級,主要擔任政策局的常務秘書長。至於首長二級的政務主任職位有204個,他們當中有人能夠再升四層,最後脫穎而出的只有不足十分一。
民政事務專員平日投放不少時間心思,與各地區派系保持良好關係。他們大多希望八面玲瓏,盡量不得失於任何一方。
這種地區專員心態體現於林林總總,散佈全港「成功爭取xxx」的橫額。這類宣傳品都是由政黨或議員掛出的,他們之所以能夠聲稱成功爭取,歸根究柢是由於政府同意實行有關建議。

我曾經問地區的民政事務署為何不主動出擊,掛出宣揚部門功績的橫額。不同政務專員的回答如出一轍,指一旦他們被視為與議員爭功,結果只會導致地區失衡,到頭來影響他們爭取區議會支持政府施政。日後遇上重大社會議題在區議會討論時,便難以為政府保駕護航。
如今特區政府把選舉主任推到舞台中央,負責篩掉部份參選者,這顯然是地區專員不情願的。
曾蔭權當年希望增強地區專員的積極性,要求他們成為「地區特首」,更有力地聯合各個政府部門服務當區居民。他當面對各專員表示,即使他們無實權統領其他部門,但必須有膽量把事件提升至更高級的官員,甚至行政長官本人。我記得曾特首當時以英語發言,用上了escalate這個字。
如今遑論把問題escalate至特首,特首沒有透過其下的司、局長給他們下達政治任務已經是萬幸。

何安達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