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長和(001)旗下赫斯基與中海油(883)合營的廣東荔灣氣田價格糾紛獲解決。赫斯基發聲明指,與中海油重新簽訂協議,將荔灣3-1及流花34-2兩座氣田的氣價調整至每千立方呎12.5至15加元(約9.51至11.4美元),較之前價格僅減13%。
記者:胡仲邦
市場原先預期,赫斯基能源需要將荔灣氣價大幅劈價三成至五成,中海油才願意按協定付款,惟最終新價僅較原價低13%,有關價格追溯至去年11月。
開發附近氣田增產
另一方面,赫斯基能源亦指出,將會開發流花29-1氣田提高產能,公司估計,投產後每日天然氣產量將會增加8,000萬立方呎,較目前荔灣的3億至3.3億立方呎增加近四分一。
赫斯基能源行政總裁顧業琛(Asim Ghosh)表示,內地天然氣市場需求持續強勁,氣價調整後,公司與中海油將可維持現有的市佔率。
不過,長和股價未有受該消息帶動,昨日最終收報91.25元,跌0.5元或0.55%。
事實上,赫斯基能源和中海油合資荔灣氣田項目,前者持股49%,負責海底油井及深水運輸管道;其餘股份則由中海油持有,負責營運淺水區輸氣設施及貯氣等項目,以及向赫斯基能源購買荔灣氣田天然氣再轉售。
惟近年國際燃氣價格大跌,今年4月赫斯基能源指,中海油未有按協議採購一定數量天然氣,並以實際銷售氣量付款,變相「拖數」,一度聲言如未有共識,會透過法律途徑追討損失。
新協議價較預期高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指,事件是屬於雙贏局面,但對中海油來說相對利好,「唔使跟佢之前嘅價去畀錢」,赫斯基能源「原本收唔到,或者要低三至五成先收返筆錢」,協議後可用較原本預期為高的價錢供氣。他相信,今次事件有助赫斯基能源與中海油未來進一步在中國合作,有助拓展中國業務佔比。